- 描写或形容歌声美妙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形容歌声响亮的成语):一串骊珠,一字一珠,余音绕梁,余音缭绕,千回百折,响遏行云,声动梁尘,声振林木,弯弯曲曲,歌声绕梁,歌莺舞燕,游响停云,燕语莺啼,燕语莺声,玉润珠圆,珠圆玉润,莺啼燕语,莺声燕语,高唱入云。
1、一串骊珠 yī chuàn lí zhū
释义:一串骊珠 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有字多声少,有声少字多,所谓一串骊珠也。”
2、一字一珠 yī zì yī zhū
释义:一字一珠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出处: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3、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释义:余音绕梁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4、余音缭绕 yú yīn liáo rào
释义:余音缭绕 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5、千回百折 qiān huí bǎi zhé
释义:千回百折 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书·五》:“百川时文,精粹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
6、响遏行云 xiǎng è xíng yún
释义:响遏行云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7、声动梁尘 shēng dòng liáng chén
释义:声动梁尘 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出处:汉·刘向《别录》:“汉兴,鲁人虞公善雅乐,发声尽动梁上尘。”
8、声振林木 shēng zhèn lín mù
释义:声振林木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9、弯弯曲曲 wān wān qū qū
释义:弯弯曲曲 曲折不直的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
10、歌声绕梁 gē shēng rào liáng
释义:歌声绕梁 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11、歌莺舞燕 gē yíng wǔ yàn
释义:歌莺舞燕 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12、游响停云 yóu xiǎng tíng yún
释义:游响停云 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3、燕语莺啼 yàn yǔ yīng tí
释义:燕语莺啼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燕语莺声 yàn yǔ yīng shēng
释义:燕语莺声 燕子的语音;黄莺的歌声。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后形容女子声音宛转动听。
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15、玉润珠圆 yù rùn zhū yuán
释义:玉润珠圆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处:唐 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16、珠圆玉润 zhū yuán yù rùn
释义:珠圆玉润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出处: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17、莺啼燕语 yīng tí yàn yǔ
释义:莺啼燕语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8、莺声燕语 yīng shēng yàn yǔ
释义:莺声燕语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19、高唱入云 gāo chàng rù yún
释义:高唱入云 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一卷:“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