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特别唠叨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个人很唠叨的四字成语):一口三舌,侃侃而谈,利口捷给,刺刺不休,千言万语,呶呶不休,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多嘴多舌,夸夸其谈,没完没了,津津乐道,滔滔不绝,百舌之声,絮絮叨叨,长篇大论。
1、一口三舌 yī kǒu sān shé
释义:一口三舌 比喻唠叨、话多。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2、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释义:侃侃而谈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3、利口捷给 lì kǒu jié jǐ
释义:利口捷给 利口:能言善辩;捷给:言辞敏捷,善于应付。指能言善辩,言辞敏捷,善于应付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4、刺刺不休 cì cì bù xiū
释义:刺刺不休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出处:唐 韩愈《送殷员外序》:“出门惘惘,有离别可怜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休。”
5、千言万语 qiān yán wàn yǔ
释义:千言万语 千句话万句话;形容话很多。
出处:《鹖冠子 世兵》:“千言万语,卒赏谓何?”
6、呶呶不休 náo náo bù xiū
释义:呶呶不休 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说话唠叨地说不停。
出处: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师道书》:“岂可使呶呶者早晚弗吾耳,骚吾心!”
7、唠唠叨叨 lāo lāo dāo dāo
释义:唠唠叨叨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8、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释义:喋喋不休 喋喋:形容说话的声音。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9、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10、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1、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e
释义:没完没了 没有完结的意思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12、津津乐道 jīn jīn lè dào
释义: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出处:清 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13、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4、百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15、絮絮叨叨 xù xù dāo dāo
释义: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出处:明 汤显祖《紫箫记 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16、长篇大论 cháng piān dà lùn
释义:长篇大论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出处: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