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豁达的四字成语(形容很豁达的成语):不以为意,不可终日,不慌不忙,东床快婿,从容不迫,从容自如,从容自若,从谏如流,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呆若木鸡,唇红齿白,城北徐公,处之怡然,大度包容,大度汪洋,大度豁达,弟男子侄,怛然失色,成竹在胸,措手不及,操之过急,断雁孤鸿,杯弓蛇影,杯影蛇弓,毫不在意,海纳百川,海阔天空,甘之若素,百感交集,胆寒发竖,胆战心寒,胆破心寒,诚惶诚恐,踧踖不安,达人知命,达士通人,风流潇洒,骋怀游目,大度兼容。
- 1、不以为意 bù yǐ wéi yì - 释义: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 2、不可终日 bù kě zhōng rì - 释义: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 3、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 4、东床快婿 dōng chuáng kuài xù - 释义:东床快婿 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 5、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 6、从容自如 cóng róng zì rú - 释义:从容自如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 出处: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 7、从容自若 cóng róng zì ruò - 释义:从容自若 沉着镇静,神态自若 - 出处:张天民《创业》:“华程从容自若。” 
- 8、从谏如流 cóng jiàn rú liú - 释义:从谏如流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 - 出处: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 9、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释义:光明正大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10、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光明磊落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 11、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12、唇红齿白 chún hóng chǐ bái - 释义:唇红齿白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 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 13、城北徐公 chéng běi xǘ gōng - 释义:城北徐公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14、处之怡然 chǔ zhī yí rán - 释义:处之怡然 处:处理;之:代词;怡然:安适愉快。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 
- 15、大度包容 dà dù bāo róng - 释义:大度包容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 16、大度汪洋 dà dù wāng yáng - 释义:大度汪洋 大度:气量大;汪洋:深广。形容人有度量,能容人 -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妹子细观姐姐举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将来必有非常奇遇。” 
- 17、大度豁达 dà dù huò dá - 释义:大度豁达 大度:气量大;豁达:开朗。形容人宽宏开通,有度量,能容人 - 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达,殊不介意。” 
- 18、弟男子侄 dì nán zǐ zhí - 释义:弟男子侄 泛指晚辈男子 - 出处: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 19、怛然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 释义:怛然失色 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 - 出处: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 20、成竹在胸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 释义: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21、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 释义:措手不及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 22、操之过急 cāo zhī guò jí - 释义:操之过急 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 23、断雁孤鸿 duàn yàn gū hóng - 释义:断雁孤鸿 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 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徐生,你一向断雁孤鸿,可曾寻偶否?” 
- 24、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 释义:杯弓蛇影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 出处: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 25、杯影蛇弓 bēi yǐng shé gōng - 释义:杯影蛇弓 同“杯弓蛇影”。 -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 26、毫不在意 háo bù zài yì - 释义:毫不在意 丝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 27、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 释义:海纳百川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28、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 释义:海阔天空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 出处: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 29、甘之若素 gān zhī ruò sù - 释义:甘之若素 若素:就像往常一样。虽然遭受不平,但甘愿承受,就像平素一样。 -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少奶奶却从来没过半句怨言,甘之若素。” 
- 30、百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 释义:百感交集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 出处: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 31、胆寒发竖 dǎn hán fā shù - 释义:胆寒发竖 形容恐怖之极。 -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 32、胆战心寒 dǎn zhàn xīn hán - 释义: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 33、胆破心寒 dǎn pò xīn hán - 释义:胆破心寒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 34、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惶诚恐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 35、踧踖不安 cù jí bù ān - 释义:踧踖不安 恭敬而忐忑不安。 -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8回:“田氏踧踖不安,伸手出被,告罪请诊。” 
- 36、达人知命 dá rén zhī mìng - 释义: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心胸豁达的人,安于命运。 - 出处:唐·王勃《滕五阁序》:“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 37、达士通人 dá shì tōng rén - 释义: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 出处: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 38、风流潇洒 fēng liú xiāo sǎ - 释义:风流潇洒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 出处:明 徐复祚《红梨记 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东尘,知心有几。” 
- 39、骋怀游目 chěng huái yóu mù - 释义:骋怀游目 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游目:远眺。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 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40、大度兼容 dà dù jiān róng - 释义:大度兼容 度:度量;容:容纳。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 出处:宋·朱嘉《宋名臣言行录·吕蒙正》:"小人情伪,在君子岂不知之;若以大度兼容,则万事兼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