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老字的成语四字成语(成语有老字的成语):重弹老调,冯唐已老,冯唐易老,刀笔老手,反老还童,各有所长,告老在家,告老还乡,告老还家,地老天昏,地老天荒,多管闲事,奋发图强,安老怀少,宝刀不老,宝刀未老,布袋里老鸦,打死老虎,扶老携幼,改朝换代,村夫野老,沧浪老人,波澜老成,爱老慈幼,白头到老,百年偕老,百年谐老,笔老墨秀,负老提幼,负老携幼,返老归童,返老还童,长春不老,长生不老,陈言老套,隔山买老牛,饱以老拳,饱飨老拳,存恤耆老,不知老之将至。
1、重弹老调 chóng tán lǎo diào
释义:重弹老调 又弹起陈旧的老调子。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2、冯唐已老 féng táng yǐ lǎo
释义:冯唐已老 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
出处:唐 王维《重酬苑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3、冯唐易老 féng táng yì lǎo
释义:冯唐易老 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出处: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刀笔老手 dāo bǐ lǎo shǒu
释义:刀笔老手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出处:《动摇》:“你老兄是刀笔老手,所以非请你帮助不可了。”
5、反老还童 fǎn lǎo huán tóng
释义:反老还童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6、各有所长 gè yǒu suǒ chéng
释义:各有所长 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出处:《管子 形势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
7、告老在家 gào lǎo zài jiā
释义:告老在家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乡、故里。指因年老而辞职在故乡安度晚年。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一位杨乡宦到了宫保尚书,赐了全俸,告老在家。”
8、告老还乡 gào lǎo huán xiāng
释义:告老还乡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9、告老还家 gào lǎo huán jiā
释义:告老还家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名唤王忠,曾做过宰辅,如今告老还家。”
10、地老天昏 dì lǎo tiān hūn
释义:地老天昏 形容变化剧烈。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忆女》:“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思量起举目无亲,招魂有尽。”
11、地老天荒 dì lǎo tiān huāng
释义:地老天荒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12、多管闲事 duō guǎn xián shì
释义:多管闲事 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13、奋发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释义:奋发图强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14、安老怀少 ān lǎo huái shào
释义:安老怀少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出处: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安老怀少,伐罪吊民,农不迁业,市无易贾。”
15、宝刀不老 bǎo dāo bù lǎo
释义:宝刀不老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16、宝刀未老 bǎo dāo wèi lǎo
释义:宝刀未老 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17、布袋里老鸦 bù dài lǐ lǎo yā
释义:布袋里老鸦 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出处:清·瞿灏《通俗编·禽鱼》:“钦山邃曰:‘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
18、打死老虎 dǎ sǐ lǎo hǔ
释义:打死老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19、扶老携幼 fú lǎo xié yòu
释义:扶老携幼 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20、改朝换代 gǎi cháo huàn dài
释义:改朝换代 指旧的王朝被推翻;建立新的政权。引申指时代变化很大;与旧时代的情况大不相同。有时也指外敌入侵。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21、村夫野老 cūn fū yě lǎo
释义:村夫野老 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22、沧浪老人 cāng láng lǎo rén
释义:沧浪老人 指隐者、渔父。
出处:《楚辞 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3、波澜老成 bō lán lǎo chéng
释义: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出处:唐 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24、爱老慈幼 ài lǎo cí yòu
释义:爱老慈幼 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25、白头到老 bái tóu dào lǎo
释义:白头到老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26、百年偕老 bǎi nián xié lǎo
释义:百年偕老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上梢里只唤做百年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
27、百年谐老 bǎi nián xié lǎo
释义:百年谐老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出处:《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
28、笔老墨秀 bǐ lǎo mò xiù
释义:笔老墨秀 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
出处:明 宋濂《跋东坡书〈乳泉赋〉后》:“李侍郎微之,谓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
29、负老提幼 fù lǎo tí yòu
释义:负老提幼 见“负老携幼”。
出处:《云笈七签》卷十九:“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
30、负老携幼 fù lǎo xié yòu
释义:负老携幼 背着老人,带着孩子。形容百姓全体出动,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太伯传》:“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
31、返老归童 fǎn lǎo guī tóng
释义:返老归童 见“返老还童”。
出处:《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32、返老还童 fǎn lǎo huán tóng
释义:返老还童 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出处:《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33、长春不老 cháng chún bù lǎo
释义:长春不老 犹言长生不老。
出处:《醒世恒言 李道人独步云门》:“各要寻几件希奇礼物上寿,祝他个长春不老。”
34、长生不老 cháng shēng bù lǎo
释义:长生不老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35、陈言老套 chén yán lǎo tào
释义:陈言老套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出处: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三:“专从书上去学文字,即使学的好,也只是些陈言老套,有什么用处呢?”
36、隔山买老牛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
释义:隔山买老牛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37、饱以老拳 bǎo yǐ lǎo quán
释义:饱以老拳 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
出处:《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38、饱飨老拳 bǎo xiǎng lào quán
释义:饱飨老拳 指挨一顿痛打。参见“饱以老拳”。
出处:《歧路灯》第六七回:“[杜氏]怒将起来,几乎要打,这张类村只得学刘寄如饱飨老拳的本领。”
39、存恤耆老 cún xù qí lǎo
释义:存恤耆老 恤:救济;存恤:慰问救济;耆:古称六十岁为耆;耆老:指年老的人。慰问救济年老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志·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
40、不知老之将至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释义: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出处:《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