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讨好别人的成语有哪些(形容讨好别人的笑的四字成语):上交不谄,乖嘴蜜舌,亦步亦趋,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卑躬屈节,口齿伶俐,好戴高帽,小器易盈,巧言令色,想方设法,掇臀捧屁,摇尾乞怜,曲意逢迎,狗眼看人,狗颠屁股,甜言蜜语,百般奉承,胁肩谄笑,花言巧语,苟合取容,谄上傲下,谄上抑下,谄上欺下,谄上骄下,谄笑胁肩,谄词令色,谗言佞语,釜中之鱼,阿其所好,阿谀取容,阿谀奉承,阿谀曲从,阿谀求容,阿谀谄媚,阿谀逢迎,阿顺取容,降颜屈体。
1、上交不谄 shàng jiāo bù chǎn
释义:上交不谄 谄:巴结、奉承。与据高位的人交往,不拍马奉承。
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2、乖嘴蜜舌 guāi zuǐ mì shé
释义:乖嘴蜜舌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3、亦步亦趋 yì bù yì qū
释义:亦步亦趋 亦:也;步:行走;趋:快走。原指学生紧紧追随老师;后来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地追随他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4、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释义:低声下气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5、卑躬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释义:卑躬屈膝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6、卑躬屈节 bēi gōng qū jié
释义:卑躬屈节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7、口齿伶俐 kǒu chǐ líng lì
释义:口齿伶俐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8、好戴高帽 hǎo dài gāo mào
释义:好戴高帽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处:《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9、小器易盈 xiǎo qì yì yíng
释义:小器易盈 盈:满。器物小,容易满。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
出处:汉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
10、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sè
释义:巧言令色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11、想方设法 xiǎng fāng shè fǎ
释义:想方设法 尽量想办法。
出处:叶圣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几句需要讲明的;然而也得想方设法,把五十分钟敷衍过去。”
12、掇臀捧屁 duō tún pěng pì
释义:掇臀捧屁 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白长吉自捱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
13、摇尾乞怜 yáo wěi qǐ lián
释义:摇尾乞怜 乞:乞求;怜:怜悯;爱怜。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
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14、曲意逢迎 qū yì féng yíng
释义:曲意逢迎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出处:宋 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15、狗眼看人 gǒu yǎn kàn rén
释义:狗眼看人 比喻眼光势力。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16、狗颠屁股 gǒu diān pì gǔ
释义:狗颠屁股 狗摇尾乞怜。用以形容极尽逢迎、献媚的丑态。
出处:《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筯儿,少搁油才好,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似的,亲自捧了去。”
17、甜言蜜语 tián yán mì yǔ
释义:甜言蜜语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出处:《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18、百般奉承 bǎi bān fèng chéng
释义:百般奉承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巴不得接着子弟,就是钱龙入门,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要赶他出门?”
19、胁肩谄笑 xié jiān chǎn xiào
释义:胁肩谄笑 耸起双肩;做出谄媚的笑容。形容巴结奉承别人的丑态。胁肩:耸肩;形容恭敬的样子。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20、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释义: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21、苟合取容 gǒu hé qǔ ān
释义:苟合取容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22、谄上傲下 chǎn shàng ào xià
释义:谄上傲下 对上讨好,对下傲慢。
出处: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所谓‘富贵在天’便是打破地上的权威,不走谄上傲下的路去求不义的富贵。”
23、谄上抑下 chǎn shàng yi xià
释义:谄上抑下 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北史 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24、谄上欺下 chǎn shàng qī xià
释义:谄上欺下 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出处:吴祖光《相府门前七品官》:“这位‘相府门前七品官,见他容易见我难’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
25、谄上骄下 chǎn shàng jiāo xià
释义:谄上骄下 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对下骄横。
出处:汉 扬雄《法言》:“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26、谄笑胁肩 chǎn xiào xié jiān
释义:谄笑胁肩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出处:《初刻折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谄笑胁肩,赚他上手。”
27、谄词令色 chǎn cí lìng sè
释义:谄词令色 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出处:《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28、谗言佞语 chán yán nìng yǔ
释义:谗言佞语 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29、釜中之鱼 fǔ zhōng zhī yú
释义:釜中之鱼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
出处:《元史 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
30、阿其所好 ē qí suǒ hào
释义:阿其所好 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31、阿谀取容 ē yú qǔ róng
释义:阿谀取容 阿谀:曲意逢迎;取容:取悦于人。谄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悦。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其凶忿。”
32、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
释义: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33、阿谀曲从 ē yú qū cóng
释义:阿谀曲从 阿谀: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讨好别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阿谀曲从,阿上罔下,无大臣辅政之义。”
34、阿谀求容 ē yú qiú róng
释义:阿谀求容 容:容色,好的脸色。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出处:《孔丛子 抗志》:“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35、阿谀谄媚 ē yú chǎn mèi
释义:阿谀谄媚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36、阿谀逢迎 ē yú féng yíng
释义:阿谀逢迎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出处: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37、阿顺取容 ē shùn qǔ róng
释义:阿顺取容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出处:《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38、降颜屈体 jiàng yán qū tǐ
释义:降颜屈体 犹言卑躬屈膝。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三年奏最,上台即以两衙门待之,降颜屈体,反祈他日之陶铸;而二甲之为主事者,积资待次,不过两司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