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默什么什么的成语二年级(默默什么什么的成语):不二法门,不声不响,出处语默,嘿嘿无言,坐观成败,恭默守静,无声无息,昏昏默默,昧昧无闻,栖栖默默,沉默寡言,潜消默化,潜神默记,潜移默化,闭口无言,雁默先烹,静观默察,鸦默雀静,默不作声,默契神会,默然无语,默默不语,默默无声,默默无言,默默无语,默默无闻,缄默无言,沉思默虑,义不容默,一默如雷,静思默想,拱默尸禄,默而识之,杜默为诗。
1、不二法门 bù èr fǎ mén
释义:不二法门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出处:《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2、不声不响 bù shēng bù xiǎng
释义:不声不响 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3、出处语默 chū chǔ yǔ mò
释义:出处语默 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语本《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出处:语出《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4、嘿嘿无言 mò mò wú yán
释义:嘿嘿无言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仔细看着秦重,好生疑惑,心中甚是不悦,嘿嘿无言。”
5、坐观成败 zuò guān chéng bài
释义:坐观成败 坐在一边;观察别人的成败;即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持旁观的态度。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6、恭默守静 gōng mò shǒu jìng
释义:恭默守静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出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7、无声无息 wú shēng wú xī
释义:无声无息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出处: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8、昏昏默默 hūn hūn mò mò
释义:昏昏默默 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谓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9、昧昧无闻 mèi mèi wú wén
释义:昧昧无闻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出处:《剪灯余话·长安夜行录》:“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10、栖栖默默 xī xī mò mò
11、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释义: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12、潜消默化 qián xiāo mò huà
释义:潜消默化 暗地消除。
出处: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而潜消默化者,又不可以枚举也。”
13、潜神默记 qián shén mò jì
释义:潜神默记 潜神:潜下心来,用神专注。形容用心专注,默默记诵。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独摅意乎宇宙之外,锐思于毫芒之内,潜神默记,恒以年岁。”
14、潜移默化 qián yí mò huà
释义:潜移默化 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15、闭口无言 bì kǒu wú yán
释义:闭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16、雁默先烹 yàn mò xiān pēng
释义:雁默先烹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7、静观默察 jìng guān mò chá
释义:静观默察 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18、鸦默雀静 yā mò què jìng
释义:鸦默雀静 默:静默。形容人们或活动场所非常安静。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默雀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找园里来。”
19、默不作声 mò bù zuò shēng
释义:默不作声 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20、默契神会 mò qì shén huì
释义:默契神会 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
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叙论·论气韵非师》:“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
21、默然无语 mò rán wú yǔ
释义:默然无语 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2回:“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
22、默默不语 mò mò bù yǔ
释义:默默不语 默默:不说话的样子。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他见郭安默默不语,如有所思,便知必有心事。”
23、默默无声 mò mò wú shēng
释义:默默无声 默默:幽寂,没有声音。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于是景帝默默无声。”
24、默默无言 mò mò wú yán
释义:默默无言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25、默默无语 mò mò wú yǔ
释义:默默无语 默默:不说话的样子。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杨御史见苏御史词色不顺,便默默无语。”
26、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27、缄默无言 jian mo wu yan
释义:缄默无言 指不愿讲话或不敢讲话。
28、沉思默虑 chén sī mò lǜ
释义:沉思默虑 沉:深;默:不出声。深深地思索,默默地考虑。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九回:"樵子见行者沉思默虑,嗟叹不已。"
29、义不容默 yì bù róng mò
释义:义不容默 默:沉默。
出处:宋·陆九渊《与吕伯恭书》:"苟有所怀,义不容默。"
30、一默如雷 yi mo ru lei
31、静思默想 jing si mo xiang
释义:静思默想 安静地思索,仔细地考虑、回味。
32、拱默尸禄 gǒng mò shī lù
释义:拱默尸禄 拱默:拱手沉默,无话可说;尸禄:受禄却不尽职守。指坐享俸禄,无所事事的官僚。
出处:《汉书·鲍宣传》:"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
33、默而识之 mò ér shí zhī
释义:默而识之 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4、杜默为诗 dù mò wéi shī
释义:杜默为诗 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