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的成语怎么写(形容经常的成语叫什么意思):一如既往,一成不变,出尔反尔,千篇一律,反复无常,变化多端,口讲指画,史不绝书,唠唠叨叨,墨守成规,妙语连珠,娓娓而谈,弃本逐末,总角相交,捧腹大笑,无所适从,朝三暮四,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津津乐道,滔滔不竭,滔滔不绝,神通广大,翻复无常,自相矛盾,轻诺寡信,齐天大圣,下阪走丸。
1、一如既往 yī rú jì wǎng
释义:一如既往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出处:《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2、一成不变 yī chéng bù biàn
释义:一成不变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3、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千篇一律 qiān piān yī lǜ
释义:千篇一律 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出处: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5、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释义: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6、变化多端 biàn huà duō duān
释义:变化多端 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7、口讲指画 kǒu jiǎng zhǐ huà
释义:口讲指画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8、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释义:史不绝书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9、唠唠叨叨 lāo lāo dāo dāo
释义:唠唠叨叨 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宋 郑思肖《答吴山人问远游观地理书》:“古人胸中高明,一见便了……未若后世唠唠叨叨,支支离离,弃本逐末,侈为乖谬。”
10、墨守成规 mò shǒu chéng guī
释义: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朱尝墨守以为准的也。”
11、妙语连珠 miào yǔ lián zhū
释义: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12、娓娓而谈 wěi wěi ér tán
释义:娓娓而谈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13、弃本逐末 qì běn zhú mò
释义:弃本逐末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14、总角相交 zǒng jiǎo xiāng jiāo
释义:总角相交 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向上束成小髻,指童年。小时候就很要好的朋友
出处:张扬《第二次握手》:“在临终的病床上,叶楚波颤巍巍地向孩提时代总角相交的故人托孤,要求苏凤麒把玉菡抚养成人。”
15、捧腹大笑 pěng fù dà xiào
释义:捧腹大笑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16、无所适从 wú suǒ shì cóng
释义:无所适从 适:往;从:听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宋 姚宽《西溪丛语》:“观古今诸家潮之说者多矣……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17、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释义:朝三暮四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18、朝令夕改 zhāo lìng xī gǎi
释义:朝令夕改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出处: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19、朝秦暮楚 zhāo qín mù chǔ
释义:朝秦暮楚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20、津津乐道 jīn jīn lè dào
释义: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出处:清 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21、滔滔不竭 tāo tāo bù jié
释义:滔滔不竭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积善歌》:“饮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22、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3、神通广大 shén tōng guǎng dà
释义:神通广大 原是佛教指其神通法力的广大无边。现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出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师曰:‘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24、翻复无常 fān fù wú cháng
释义:翻复无常 变化无常,说变就变。
出处: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当年翻复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25、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释义:自相矛盾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出处:《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26、轻诺寡信 qīng nuò guǎ xìn
释义:轻诺寡信 轻:轻易;轻率;诺:许诺、应允;寡:少。轻易答应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27、齐天大圣 qí tiān dà shèng
释义:齐天大圣 指神通广大的人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0卷:“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
28、下阪走丸 xià bǎn zǒu wán
释义:下阪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