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个字是境的四字词语(第四个字是镜的成语):公正严明,乐昌之镜,乐昌分镜,乐昌破镜,人心如镜,以人为镜,以古为鉴,以古为镜,分鞋破镜,埋没人才,孤鸾照镜,山鸡舞镜,廉明公正,成败得失,明镜高悬,有色眼镜,洞察一切,目光如镜,盲者得镜,磨砖作镜,磨砖成镜,秦庭朗镜,秦鬟妆镜,胸有悬镜,自我欣赏,虚堂悬镜,高悬秦镜,高抬明镜,分钗破镜,容销金镜,孤鸾舞镜,人之水镜。
1、公正严明 gōng zhèng yán míng
释义:公正严明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二则象大帅这样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
2、乐昌之镜 lè chāng zhī jìng
释义:乐昌之镜 见“乐昌分镜”。
出处:《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
3、乐昌分镜 lè chāng fēn jìng
释义:乐昌分镜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4、乐昌破镜 lè chāng pò jìng
释义:乐昌破镜 见“乐昌分镜”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妾有乐昌破镜之忧,汝兄被缧绁缠身之苦,为虏所惊。”
5、人心如镜 rén xīn rú jìng
释义:人心如镜 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第10卷:“且谓人心如镜,须管常磨,勿令尘染污,自然聪明。”
6、以人为镜 yǐ rén wéi jìng
释义:以人为镜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出处: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7、以古为鉴 yǐ gǔ wéi jiàn
释义:以古为鉴 亦作“以古为镜”。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出处:《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8、以古为镜 yǐ gǔ wéi jìng
释义:以古为镜 见“以古为鉴”。
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9、分鞋破镜 fēn xié pò jìng
释义:分鞋破镜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又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妻致贵》载,宋程鹏举被虏于张万户家为奴,娶张所虏宦家女某氏为妻。妻见程才貌不凡,非久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分鞋,见示例)
10、埋没人才 mái mò rén cái
释义:埋没人才 不重视有才能的人,让其不能发挥作用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4回:“如此佳人,当日把他误作男装,若非孤家看出,岂非埋没人才。”
11、孤鸾照镜 gū luán zhào jìng
释义:孤鸾照镜 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后以“孤鸾照镜”比喻无
出处: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12、山鸡舞镜 shān jī wǔ jìng
释义:山鸡舞镜 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很武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
13、廉明公正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释义:廉明公正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14、成败得失 chéng bài dé shī
释义:成败得失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15、明镜高悬 míng jìng gāo xuán
释义:明镜高悬 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称颂官吏审案严明;判案公正;不使人受冤含屈。也比喻目光敏锐;明察秋毫;公正无私。
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16、有色眼镜 yǒu sè yǎn jìng
释义:有色眼镜 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
出处: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
17、洞察一切 dòng chá yī qiè
释义:洞察一切 洞察:看得很清楚。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18、目光如镜 mù guāng rú jìng
释义:目光如镜 眼光像镜子一般明亮
出处:宋·邹应龙《鹧鸪天》:“生日到,转精神。目光如镜步如云。年年长侍华堂宴,子子孙孙孙又孙。”
19、盲者得镜 máng zhě dé jìng
释义:盲者得镜 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
20、磨砖作镜 mó zhuān zuò jìng
释义:磨砖作镜 磨砖头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处:宋·陆游《仰首座求钝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21、磨砖成镜 mó zhuān chéng jìng
释义:磨砖成镜 把砖石磨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22、秦庭朗镜 qín tíng lǎng jìng
释义:秦庭朗镜 秦庭:秦王朝;朗:明亮。秦始皇的能照人五脏六腑的镜子。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负屈寒儒,得遇秦庭朗镜;行凶诡计,难逃萧相明条。”
23、秦鬟妆镜 qín huán zhuāng jìng
释义:秦鬟妆镜 秦鬟:浙江的秦望山;妆镜:绍兴鉴湖。比喻山清水秀的风景区
出处:宋·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24、胸有悬镜 xiōng yǒu xuán jìng
释义:胸有悬镜 指能洞察一切,犹如明镜在胸。
出处:《收获》1981年第1期:“运行人员互相对视了一眼,由衷信服地点着头,这位局长胸有悬镜,明察秋毫。”
25、自我欣赏 zì wǒ xīn shǎng
释义:自我欣赏 指自己欣赏自己
出处:王朔《无人喝彩》:“韩丽婷端着两盘拌好的凉菜出来,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赏着:‘色香还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26、虚堂悬镜 xū táng xuán jìng
释义:虚堂悬镜 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出处:《宋史 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27、高悬秦镜 gāo xuán qín jìng
释义:高悬秦镜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28、高抬明镜 gāo tái míng jìng
释义:高抬明镜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出处:《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29、分钗破镜 fēn chāi pò jìng
释义:分钗破镜 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出处: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30、容销金镜 rong xiao jin jing
释义:容销金镜 比喻佳人逝去。
31、孤鸾舞镜 gū luán wǔ jìng
释义:孤鸾舞镜 孤鸾:无偶的雄鸾。失偶的雄鸾对镜悲鸣。比喻失偶的人触物伤情,形影相吊。
出处:南朝·陈·徐陵《鸳鸯赋》:"既交颈于千年,亦相随于万里;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32、人之水镜 rén zhī shuǐ jìng
释义:人之水镜 人间的水和镜子,可以照清人的形象。比喻十分精明又通晓整理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