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天下统一的成语(形容天下统一的成语):一统天下,一齐天下,万众一心,众口铄金,众心成城,众志成城,和睦相处,四海一家,团结一致,天下一家,天下为一,天下为笼,独立王国,行化如神,齐心协力,万人一心。
- 1、一统天下 yī tǒng tiān xià - 释义:一统天下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 出处:《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 2、一齐天下 yī qí tiān xià - 释义:一齐天下 齐:统一。一统天下 -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 3、万众一心 wàn zhòng yī xīn - 释义:万众一心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出处: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 4、众口铄金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释义:众口铄金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 出处:《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5、众心成城 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 - 释义:众心成城 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 出处:《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 
- 6、众志成城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释义:众志成城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 出处:《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7、和睦相处 hé mù xiāng chǔ - 释义:和睦相处 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 8、四海一家 sì hǎi yī jiā - 释义:四海一家 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 9、团结一致 tuán jié yī zhì - 释义:团结一致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 出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 10、天下一家 tiān xià yī jiā - 释义:天下一家 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 出处:《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 11、天下为一 tiān xià wéi yī - 释义:天下为一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天下为一,春秋之义,王者无外,偃修封域中,而辞以出境何也。” 
- 12、天下为笼 tiān xià wéi lóng - 释义:天下为笼 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 出处:《庄子·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 13、独立王国 dú lì wáng guó - 释义:独立王国 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是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 
- 14、行化如神 xíng huà rú shén - 释义:行化如神 行动变化之快速就像神仙。形容行动变化快得出奇 -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当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 15、齐心协力 qí xīn xié lì - 释义:齐心协力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 出处:《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 16、万人一心 wàn rén yī xīn - 释义:万人一心 一万人一条心。比喻众人团结一致。 - 出处:《后汉书·傅燮传》:"今率不习之人,越大陇之阻,将十举十危,而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