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说话的语气的词语(形容一个人说话语气的成语):三寸不烂之舌,不动声色,不露声色,冷嘲热讽,出口成章,南腔北调,口若悬河,口齿伶俐,喃喃自语,噤若寒蝉,声色俱厉,大辩不言,天花乱坠,好声好气,妙语连珠,娇声娇气,尖酸刻薄,微言大义,悲不自胜,悲愤填膺,惊魂未定,愤愤不平,拿腔做势,提心吊胆,斗唇合舌,断断续续,柔肠寸断,沉默寡言,滔滔不绝,理直气壮,疾言厉色,痛不欲生,粗声粗气,缄口无言,能言善辩,舌剑唇枪,苦口婆心,辩口利辞,锋芒逼人,面面相觑。
1、三寸不烂之舌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释义:三寸不烂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2、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释义:不动声色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出处: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3、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
释义:不露声色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4、冷嘲热讽 lěng cháo rè fěng
释义:冷嘲热讽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出处: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5、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6、南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释义:南腔北调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出处: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7、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口若悬河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8、口齿伶俐 kǒu chǐ líng lì
释义:口齿伶俐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9、喃喃自语 nán nán zì yǔ
释义:喃喃自语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知圆听到这里,不觉嘻嘻一笑,喃喃自语道:‘救兵救兵,只落得狗咬洞宾。’”
10、噤若寒蝉 jìn ruò hán chán
释义: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11、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12、大辩不言 dà biàn bù yán
释义:大辩不言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13、天花乱坠 tiāo huā luàn zhuì
释义:天花乱坠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14、好声好气 hǎo shēng hǎo qì
释义:好声好气 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15、妙语连珠 miào yǔ lián zhū
释义: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16、娇声娇气 jiāo shēng jiāo qì
释义:娇声娇气 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出处:鲁迅《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
17、尖酸刻薄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18、微言大义 wēi yán dà yì
释义:微言大义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出处: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19、悲不自胜 bēi bù zì shèng
释义: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20、悲愤填膺 bēi fèn tián yīng
释义:悲愤填膺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21、惊魂未定 jīng hún wèi dìng
释义:惊魂未定 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出处:宋 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22、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释义:愤愤不平 愤愤:像生气的样子。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出处:晋 王隐《晋书 桓秘传》:“秘亦免官,居于宛陵,每愤愤有不平之色。”
23、拿腔做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做势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只当是抚台敷衍他的话,不免拿腔做势,添了许多自抬身价的话。”
24、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释义:提心吊胆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25、斗唇合舌 dòu chún hé shé
释义: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26、断断续续 duàn duàn xù xù
释义:断断续续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27、柔肠寸断 róu cháng cùn duàn
释义:柔肠寸断 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出处:清 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28、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释义: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29、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30、理直气壮 lǐ zhí qì zhuàng
释义: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31、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释义: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32、痛不欲生 tòng bù yù shēng
释义:痛不欲生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处: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33、粗声粗气 cū shēng cū qì
释义:粗声粗气 指人说话嗓门很粗
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1回:“用枪指着他,粗声粗气地说:‘狗汉奸,你糟害老百姓,杀咱八路军,咱们县上批准了,今天执行你。’”
34、缄口无言 jiān kǒu wú yán
释义:缄口无言 缄口: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云:'汝若不会,老僧即缄口无言。'”
35、能言善辩 néng yán shàn biàn
释义:能言善辩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36、舌剑唇枪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释义:舌剑唇枪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出处: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间,别无甚么买卖,全凭着舌剑唇枪,说嘴儿哄人的钱使。”
37、苦口婆心 kǔ kǒu pó xīn
释义:苦口婆心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38、辩口利辞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辩口利辞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出处: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39、锋芒逼人 fēng máng bī rén
释义:锋芒逼人 锋芒:刀剑之类武器的刀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等。形容言词话语尖锐犀利;给人以威胁。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40、面面相觑 miàn miàn xiāng qù
释义:面面相觑 面面:脸对着脸;相:互相;觑: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僧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曰:‘毕钵岩中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