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石头的成语大全(形容石头的形状的成语有哪些):斧凿痕迹,不可动摇,人非木石,光怪陆离,匪石之心,匪石匪席,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岩万壑,千岩竞秀,千形万状,卵与石斗,反璞归真,各式各样,各种各样,坚如磐石,坚贞不渝,多种多样,奇奇怪怪,安如磐石,巧夺天工,归真反璞,怒猊渴骥,擒奸讨暴,浑然天成,海枯石烂,滴水穿石,焦熬投石,玲珑剔透,盘石犬牙,穿云裂石,落井下石,躬冒矢石,躬蹈矢石,金石之坚,陆离光怪,风雨如磐,飞砂走石,飞砂转石,鬼斧神工。
1、斧凿痕迹 fǔ záo hén jì
释义:斧凿痕迹 斧:斧头;凿:凿子;痕:痕迹。原指用斧头、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不自然。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宋·朱弁《曲洧旧闻》:"古语云:大匠不示人以璞。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也。"
2、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释义:不可动摇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3、人非木石 rén fēi mù shí
释义:人非木石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4、光怪陆离 guāng guài lù lí
释义:光怪陆离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彩争胜,流漫陆离。”
5、匪石之心 fěi shí zhī xīn
释义:匪石之心 比喻坚贞不渝
出处:《诗经 邶风 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6、匪石匪席 fěi shí fěi xí
释义:匪石匪席 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7、千奇百怪 qiān qí bǎi guài
释义:千奇百怪 许许多多奇特怪异的事物。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
8、千姿百态 qiān zī bǎi tài
释义:千姿百态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9、千岩万壑 qiān yán wàn hè
释义:千岩万壑 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10、千岩竞秀 qiān yán jìng xiù
释义:千岩竞秀 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11、千形万状 qiān xíng wàn zhuàng
释义:千形万状 各式各样的形状。形容变化多。
出处:明·李东阳《题枯苍陈氏画》:“摩拟肖似,而极于变化,千形万状,不可窥测。”
12、卵与石斗 luǎn yǔ shí dòu
释义:卵与石斗 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
出处:汉 焦赣《易林 艮之损》:“卵与石斗,麋碎无疑。”
13、反璞归真 fǎn pǔ guī zhēn
释义:反璞归真 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14、各式各样 gè shì gè yàng
释义:各式各样 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15、各种各样 gè zhǒng gè yàng
释义:各种各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16、坚如磐石 ji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坚如磐石 坚:牢固;磐石:大石头。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17、坚贞不渝 jiān zhēn bù yú
释义:坚贞不渝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出处:徐迟《牡丹》:“她们不屈不挠、坚贞不渝,任何考验不足以动摇她们。”
18、多种多样 duō zhǒng duō yàng
释义:多种多样 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出处: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聊斋》写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种多样,故事曲折,引人入胜。”
19、奇奇怪怪 qí qí guài guài
释义:奇奇怪怪 指事物或行为稀奇特异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却有个波俏的女子,也因灯夜游玩,撞着个狂荡的小秀才,惹出一场奇奇怪怪的事来。”
20、安如磐石 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安如磐石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21、巧夺天工 qiǎo duó tiān gōng
释义:巧夺天工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出处: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22、归真反璞 guī zhēn fǎn pú
释义:归真反璞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23、怒猊渴骥 nù ní kě jì
释义:怒猊渴骥 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24、擒奸讨暴 qín jiān tǎo bào
释义:擒奸讨暴 暴:豪强。指捕捉奸人,讨伐强暴。
出处: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
25、浑然天成 hún rán tiān chéng
释义:浑然天成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出处: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26、海枯石烂 hǎi kū shí làn
释义:海枯石烂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出处: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27、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释义:滴水穿石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8、焦熬投石 jiāo áo tóu shí
释义:焦熬投石 拿非常脆的东西去碰石头。比喻事情一定失败。
出处:荀况《荀子 议兵》:“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29、玲珑剔透 líng lóng tī tòu
释义:玲珑剔透 玲珑:灵巧精致。剔透:明彻透亮。形容器物的奇巧;精致;鲜明透亮。
出处: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惜玉怜香天生就,另一种可喜风流。淹润惯熟,玲珑剔透,软款温柔。”
30、盘石犬牙 pán shí quǎn yá
释义:盘石犬牙 盘石:巨石。指分封宗室以巩固其统治
出处:《晋书·武十三王等传论》:“文昭武穆,方驾于鲁、卫、应、韩;盘石犬牙,连衡于吴、楚、齐、代。”
31、穿云裂石 chuān yún liè shí
释义:穿云裂石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32、落井下石 luò jǐng xià shí
释义:落井下石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33、躬冒矢石 gōng mào shǐ shí
释义:躬冒矢石 见“躬蹈矢石”。
出处:明·张居正《辽东大捷辞恩疏》:“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本诸将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
34、躬蹈矢石 gōng dǎo shǐ shí
释义:躬蹈矢石 谓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出处: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35、金石之坚 jīn shí zhī jiān
释义:金石之坚 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
出处:汉 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36、陆离光怪 lù lí guāng guài
释义:陆离光怪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见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37、风雨如磐 fēng yǔ rú pán
释义:风雨如磐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出处:宋·孙光宪《兆北琐言·逸文·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磐,别我不知何处去?’”
38、飞砂走石 fēi shā zǒu shí
释义:飞砂走石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出处:唐 韩鄂《岁华纪丽 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39、飞砂转石 fēi shā zhuǎn shí
释义:飞砂转石 同“飞沙走石”。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胤传》:“风则折木,飞砂转石。”
40、鬼斧神工 guǐ fǔ shén gōng
释义:鬼斧神工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出处: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