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祭祀的词语(形容祭祀声音的成语):不丧匕鬯,功名利禄,匕鬯不惊,所到之处,改步改玉,改玉改步,断尾雄鸡,春祈秋报,衮衣绣裳,被绣之牺,风调雨顺,不迁之庙。
1、不丧匕鬯 bù sàng bǐ chàng
释义:不丧匕鬯 匕鬯:宗庙祭祀物品。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居,不废宗庙祭祀
出处:《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2、功名利禄 gōng míng lì lù
释义:功名利禄 名利地位。
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3、匕鬯不惊 bǐ chàng bù jīng
释义:匕鬯不惊 匕:羹匙;鬯:古时用郁金草酿黑黍而制成的祭祀用的香酒。匕鬯:借指祭祀。原指宗庙祭祀不受惊扰。
出处:唐 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出身事主,元良永固于万邦;束发登朝,匕鬯不惊于百里。”
4、所到之处 suǒ dào zhī chù
释义:所到之处 所去的任何地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
5、改步改玉 gǎi bù gǎi yù
释义:改步改玉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五年》:“季平子行东野,还,未至。丙申,卒于房。阳虎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6、改玉改步 gǎi yù gǎi bù
释义:改玉改步 见“改步改玉”。
出处: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蒙古不道,宰割诸夏,改玉改步,人无异心。”
7、断尾雄鸡 duàn wěi xióng jī
释义:断尾雄鸡 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出处:宋·苏轼《僧爽白鸡》:“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8、春祈秋报 chūn qí qiū bào
释义:春祈秋报 祈:向神求祷;报:为报恩而祭祀。指春秋两季举行的祭祀
出处:《诗经·周颂·载芟序》:“《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孔颖达疏:“既谋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报,故次《载芟》、《良耜》也。”
9、衮衣绣裳 gǔn yī xiù cháng
释义:衮衣绣裳 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
出处:《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10、被绣之牺 pī xiù zhī xī
释义:被绣之牺 被:通“披”;牺:祭祀用的牲畜。披着锦绣的牲牛。比喻求得功名利禄而不能全余生的人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11、风调雨顺 fēng tiáo yǔ shùn
释义:风调雨顺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出处:《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12、不迁之庙 bù qiān zhī miào
释义:不迁之庙 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出处:后晋·沈昫《旧唐书·武宗纪》:"宪宗皇帝有恢复中兴之功,请为百代不迁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