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德国的词语(有哪些成语来形容德国):一丝不苟,三从四德,不可动摇,不遗余力,二三其德,仁义道德,以德报怨,以德服人,以怨报德,俭以养德,全力以赴,功德圆满,功德无量,厚德载物,坚韧不拔,大恩大德,奋发图强,导德齐礼,尽心竭力,弃恶从德,德才兼备,德配天地,德高望重,感恩戴德,日理万机,明德惟馨,歌功颂德,母仪之德,河山之德,潜光隐德,潜德隐行,畏威怀德,离心离德,积善成德,精益求精,谇帚德锄,抱德炀和,祖功宗德,何德堪之。
1、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释义:一丝不苟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2、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释义: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3、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释义:不可动摇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4、不遗余力 bù yí yú lì
释义:不遗余力 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5、二三其德 èr sān qí dé
释义: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6、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释义: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7、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释义:以德报怨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出处:《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8、以德服人 yǐ dé fú rén
释义:以德服人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9、以怨报德 yǐ yuàn bào dé
释义:以怨报德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德:恩惠。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
出处:《国语 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10、俭以养德 jiǎn yǐ yǎng dé
释义: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1、全力以赴 quán lì yǐ fù
释义:全力以赴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出处: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12、功德圆满 gōng dé yuán mǎn
释义:功德圆满 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出处: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
13、功德无量 gōng dé wú liàng
释义:功德无量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14、厚德载物 hòu dé zài wù
释义:厚德载物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5、坚韧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释义:坚韧不拔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16、大恩大德 dà ēn dà dé
释义:大恩大德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17、奋发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释义:奋发图强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18、导德齐礼 dǎo dé qí lǐ
释义:导德齐礼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9、尽心竭力 jìn xīn jié lì
释义:尽心竭力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出处:《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20、弃恶从德 qì è cóng dé
释义:弃恶从德 弃;抛开。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出处:唐·韩愈《刘统军碑》:“弃恶从德,乃与蔡通涂其榛棘。”
21、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
释义:德才兼备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22、德配天地 dé pèi tiān dì
释义:德配天地 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23、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德高望重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24、感恩戴德 gǎn ēn dài dé
释义:感恩戴德 感激别人的恩德。戴:尊敬;推崇。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25、日理万机 rì lǐ wàn jī
释义:日理万机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26、明德惟馨 míng dé wéi xīn
释义:明德惟馨 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处:《尚书 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27、歌功颂德 gē gōng sòng dé
释义:歌功颂德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28、母仪之德 mǔ yí zhī dé
释义:母仪之德 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29、河山之德 hé shān zhī dé
释义:河山之德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出处:《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30、潜光隐德 qián guāng yǐn dé
释义:潜光隐德 谓隐藏德才。
出处:南朝·梁·慧皎《高僧传·道渊》:“众经数论,靡不通达,而潜光隐德,世莫之知。”
31、潜德隐行 qián dé yǐn xíng
释义:潜德隐行 谓不为人知的德行。
出处: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士之为善者,虽潜德隐行,必有时而发。”
32、畏威怀德 wèi wēi huái dé
释义:畏威怀德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出处:《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33、离心离德 lí xīn lí dé
释义:离心离德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出处:《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34、积善成德 jī shàn chéng dé
释义:积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5、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
释义: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36、谇帚德锄 suì zhǒu dé chú
释义:谇帚德锄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37、抱德炀和 bào dé yáng hé
释义:抱德炀和 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 指行仁政,搞团结。
出处:《庄子·徐无鬼》:"抱德炀和,以顺天下。"
38、祖功宗德 zǔ gōng zōng dé
释义:祖功宗德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出处:《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39、何德堪之 he de kan zi
释义:何德堪之 有什么德能承受得起这样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