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事只看表面的成语(形容看事情只看表面的成语):一叶障目,不露锋芒,凹凸不平,大奸似忠,大巧若拙,大智如愚,大直若屈,大谋不谋,大辩若讷,斑斑点点,白往黑归,目光如豆,盲人摸象,知其一不知其二,管中窥豹,粗中有细,虚有其表,表里不一,表里如一,言外之意,不落言筌,不明底蕴,时见一斑。
1、一叶障目 yī yè zhàng mù
释义:一叶障目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2、不露锋芒 bù lù fēng máng
释义:不露锋芒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3、凹凸不平 āo tū bù píng
释义:凹凸不平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出处: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粪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4、大奸似忠 dà jiān sì zhōng
释义:大奸似忠 奸:邪恶,诈伪。内心奸恶,貌似忠厚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大奸似忠,外视朴野,中藏巧诈。”
5、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释义:大巧若拙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6、大智如愚 dà zhì rú yú
释义:大智如愚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7、大直若屈 dà zhí ruò qū
释义:大直若屈 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出处:《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8、大谋不谋 dà móu bù móu
释义:大谋不谋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出处:《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9、大辩若讷 dà biàn ruò nè
释义:大辩若讷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0、斑斑点点 bān bān diǎn diǎn
释义:斑斑点点 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看周谨时,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点点,约有三五十处。”
11、白往黑归 bái wǎng hēi guī
释义:白往黑归 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质
12、目光如豆 mù guāng rú dòu
释义:目光如豆 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出处: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六章:“不图彼国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国之强,尤畏民党得志而碍其蚕食之谋。”
13、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释义:盲人摸象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14、知其一不知其二 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释义: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出处:宋 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15、管中窥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
释义: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6、粗中有细 cū zhōng yǒu xì
释义:粗中有细 表面似乎粗率、随便,实际却细致、细心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沙僧听说,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17、虚有其表 xū yǒu qí biǎo
释义:虚有其表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出处: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18、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19、表里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释义: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20、言外之意 yán wài zhī yì
释义:言外之意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出处: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21、不落言筌 bù luò yuán quán
释义:不落言筌 言筌:在言辞上所留下的迹象。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22、不明底蕴 bù míng dǐ yùn
释义:不明底蕴 蕴:含着。不明白事情的底细、原委。指只知表面,不知另有因由。
23、时见一斑 shí jiàn yī bān
释义:时见一斑 只看到一部分,看不到整体。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