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身体会用成语怎么说(形容亲身体会的成语):感人至深,不知甘苦,个中滋味,云垂海立,切身体会,刻骨铭心,原来如此,受益匪浅,咀嚼英华,将心比心,念念不忘,情文并茂,感人肺腑,感同身受,推己及人,推己及物,无微不至,梦往神游,永志不忘,没世不忘,浮光掠影,涵泳玩索,石破天惊,设身处地,谆谆教诲,身临其境,过眼烟云,铭刻心骨,铭心刻骨,铭心镂骨,铭肌镂骨,镂心刻骨,镂骨铭心,镌骨铭心,风移俗易。
- 1、感人至深 gǎn rén zhì shēn - 释义:感人至深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 出处: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2、不知甘苦 bù zhī gān kǔ - 释义:不知甘苦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 出处: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 3、个中滋味 gè zhōng zī wèi - 释义:个中滋味 个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指切身体会的甘苦。 - 出处: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 4、云垂海立 yún chuí hǎi lì - 释义:云垂海立 垂:低下。云低垂,海水陡立。比喻帝王的威德或文辞雄浑壮丽 - 出处: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凤凰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 
- 5、切身体会 qiē shēn tǐ huì - 释义:切身体会 指自身遇到的经验 -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 6、刻骨铭心 kè gǔ míng xīn - 释义:刻骨铭心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7、原来如此 yuán lái rú cǐ - 释义:原来如此 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原来是这样。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原来如此,倒教我们悬了几日心。” 
- 8、受益匪浅 shòu yì fěi qiǎn - 释义:受益匪浅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 9、咀嚼英华 jǔ jué yīng huá - 释义:咀嚼英华 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 10、将心比心 jiāng xīn bǐ xīn - 释义:将心比心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 11、念念不忘 niàn niàn bù wàng - 释义:念念不忘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 12、情文并茂 qíng wén bìng mào - 释义:情文并茂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 出处: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得而读之。” 
- 13、感人肺腑 gǎn rén fèi fǔ - 释义:感人肺腑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肺腑:肺脏;比喻内心深处。 - 出处: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14、感同身受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释义:感同身受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 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 15、推己及人 tuī jǐ jí rén - 释义:推己及人 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出处: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 16、推己及物 tuī jǐ jí wù - 释义:推己及物 同“推己及人”。 - 出处:宋·程颢《二程遗书》第11卷:“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 
- 17、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 释义:无微不至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出处: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18、梦往神游 mèng wǎng shén yóu - 释义:梦往神游 往:归向,向往。做梦也在向往思念 - 出处:夏衍《也谈戏剧语言》:“抛开自己,以这个角色自居,梦往神游,设身处地,再考其关目,试其声音,然后把最准确、最传神的台辞‘直书’下来。” 
- 19、永志不忘 yǒng zhì bù wàng - 释义:永志不忘 永远记住,不遗忘。 - 出处: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 20、没世不忘 mò shì bù wàng - 释义:没世不忘 一辈子也忘不了。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所以没世不忘也。” 
- 21、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释义:浮光掠影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 出处: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22、涵泳玩索 hán yǒng wán suǒ - 释义:涵泳玩索 涵泳:深入体会。深入探索体味 -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性理》:“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 23、石破天惊 shí pò tiān jīng - 释义:石破天惊 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 出处: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24、设身处地 shè shēn chǔ dì - 释义:设身处地 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 出处: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 25、谆谆教诲 zhūn zhūn jiào huì - 释义:谆谆教诲 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 出处: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 26、身临其境 shēn lín qí jìng - 释义:身临其境 身:亲身;临:到;其:那个;境:环境;地方。亲身到过那个地方。 - 出处:明 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 27、过眼烟云 guò yǎn yān yún - 释义:过眼烟云 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 出处: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 28、铭刻心骨 míng kè xīn gǔ - 释义:铭刻心骨 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 -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29、铭心刻骨 míng xīn kè gǔ - 释义:铭心刻骨 铭、刻:在器物上刻出字迹。刻写在心上骨上。 - 出处: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 
- 30、铭心镂骨 míng xīn lòu gǔ - 释义:铭心镂骨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 出处:唐 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铭心镂骨,无报上天。” 
- 31、铭肌镂骨 míng jī lòu gǔ - 释义:铭肌镂骨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 32、镂心刻骨 lòu xīn kè gǔ - 释义:镂心刻骨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 33、镂骨铭心 lòu gǔ míng xīn - 释义:镂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 出处:明 陆采《怀香记 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 34、镌骨铭心 juān gǔ míng xīn - 释义:镌骨铭心 镌:雕刻;铭:刻写。指牢牢记在心上 - 出处: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 35、风移俗易 fēng yí sú yì - 释义:风移俗易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