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嘴能说的词语(形容嘴很能说别人的成语):文思敏捷,一针见血,伶牙俐齿,出口成章,喋喋不休,妙语连珠,娓娓而谈,对答如流,巧舌如簧,巧言令色,摇唇鼓舌,津津乐道,浮文巧语,滔滔不绝,笨口拙舌,能言善辩,能言巧辩,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花言巧语,辩口利辞。
1、文思敏捷 wén sī mǐn jié
释义:文思敏捷 形容写文章的思路迅速而灵敏。
出处:《旧唐书·陆扆传》:"扆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
2、一针见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释义:一针见血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3、伶牙俐齿 líng yá lì chǐ
释义:伶牙俐齿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出处: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4、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5、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释义:喋喋不休 喋喋:形容说话的声音。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6、妙语连珠 miào yǔ lián zhū
释义: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7、娓娓而谈 wěi wěi ér tán
释义:娓娓而谈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8、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释义: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9、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释义:巧舌如簧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10、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sè
释义:巧言令色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11、摇唇鼓舌 yáo chún gǔ shé
释义:摇唇鼓舌 鼓舌:嚼舌头;指诡辨。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12、津津乐道 jīn jīn lè dào
释义: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出处:清 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13、浮文巧语 fú wén qiǎo yǔ
释义:浮文巧语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14、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15、笨口拙舌 bèn kǒu zhuō shé
释义:笨口拙舌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出处: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16、能言善辩 néng yán shàn biàn
释义:能言善辩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17、能言巧辩 néng yán qiǎo biàn
释义:能言巧辩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18、能言快语 néng yán kuài yǔ
释义:能言快语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往聘齐国。”
19、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释义:能说会道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20、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释义: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21、辩口利辞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辩口利辞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出处: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