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热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形容热的的成语有哪些):不知不觉,不置可否,倾盆大雨,冰天雪地,含含糊糊,国家大事,大大方方,大雨滂沱,寸草不生,懦弱无能,挥汗如雨,挥汗成雨,汗如雨下,汗流洽背,汗流浃背,沉李浮瓜,流汗浃背,流金铄石,浃背汗流,浮瓜沉李,滴水成冰,火伞高张,热可炙手,热心快肠,热情洋溢,热气腾腾,热泪盈眶,焦金流石,纷至沓来,胆小怕事,花红柳绿,谨小慎微,赤地千里,赫赫炎炎,颗粒无收,皎阳似火,大汗淋漓,焦金烁石,热心苦口,七月流火。
1、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释义: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2、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释义: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3、倾盆大雨 qīng pén dà yǔ
释义:倾盆大雨 倾:全部倒出。雨大得像盆里的水倒下来。
出处:宋 苏轼《雨意》诗:“烟拥层恋云拥腰,倾盆大雨定明朝。”
4、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
释义: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处: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5、含含糊糊 hán hán hū hū
释义:含含糊糊 含混不清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
6、国家大事 guó jiā dà shì
释义:国家大事 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7、大大方方 dà dà fāng fāng
释义:大大方方 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8、大雨滂沱 dà yǔ páng tuó
释义:大雨滂沱 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
9、寸草不生 cùn cǎo bù shēng
释义:寸草不生 寸草:一点儿草;生:生长。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②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10、懦弱无能 nuò ruò wú néng
释义:懦弱无能 懦弱:软弱无能。形容胆小怕事,缺乏才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名叫多官儿,因他懦弱无能,人都叫他‘多浑虫’。”
11、挥汗如雨 huī hàn rú yǔ
释义:挥汗如雨 众人用手抹汗;挥洒的汗水像雨点一样。形容人多、拥挤。也形容因天热或劳动而出汗很多。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监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12、挥汗成雨 huī hàn chéng yǔ
释义:挥汗成雨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13、汗如雨下 hàn rú yǔ xià
释义:汗如雨下 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14、汗流洽背 hàn liú qià bèi
释义:汗流洽背 同“汗流浃背”。
出处:《旧唐书·昭宗纪》:“昭宗临轩自谕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
15、汗流浃背 hàn liú jiā bèi
释义:汗流浃背 浃:湿透。汗水流得湿透背衣。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16、沉李浮瓜 chén lǐ fú guā
释义:沉李浮瓜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17、流汗浃背 liú hàn jiā bèi
释义:流汗浃背 ①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
出处:宋·无名氏《青琐后集》:“每延英奏对,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
18、流金铄石 liú jīn shuò shí
释义:流金铄石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19、浃背汗流 jiā bèi hàn liú
释义:浃背汗流 同“汗流浃背”,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
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
20、浮瓜沉李 fú guā chén lǐ
释义:浮瓜沉李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21、滴水成冰 dī shuǐ chéng bīng
释义: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出处:宋 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22、火伞高张 huǒ sǎn gāo zhāng
释义:火伞高张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23、热可炙手 rè kě zhì shǒu
释义:热可炙手 火热可以灼手。比喻权势显赫。
出处: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
24、热心快肠 rè xīn kuài cháng
释义:热心快肠 形容热情直爽。
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三》:“也许因为是她热心快肠,群众有事爱找她拿主意,帮个忙。”
25、热情洋溢 rè qíng yáng yì
释义:热情洋溢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出处:曹靖华《罗汉岭前吊秋白》:“对全世界来说,这些热情洋溢的报导,正是拨云雾而见青天啊!”
26、热气腾腾 rè qì téng téng
释义: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那饭热气腾腾的。”
27、热泪盈眶 rè lèi yíng kuàng
释义:热泪盈眶 激动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28、焦金流石 jiāo jīn liú shí
释义:焦金流石 金属烧焦,石头熔化。形容天气干旱酷热
出处: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29、纷至沓来 fēn zhì tà lái
释义:纷至沓来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出处:宋 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30、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31、花红柳绿 huā hóng liǔ lǜ
释义:花红柳绿 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柳条。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出处: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32、谨小慎微 jǐn xiǎo shèn wēi
释义:谨小慎微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出处: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33、赤地千里 chì dì qiān lǐ
释义:赤地千里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出处:《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34、赫赫炎炎 hè hè yán yán
释义:赫赫炎炎 形容势焰炽盛。
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汉书 叙传下》:“胜、广熛起,梁、籍扇烈,赫赫炎炎,遂焚咸阳。”
35、颗粒无收 kē lì wú shōu
释义:颗粒无收 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我家今年那租田,自然颗粒无收的了。”
36、皎阳似火 jiǎo yáng shì huǒ
释义: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37、大汗淋漓 dà hàn lín lí
释义:大汗淋漓 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38、焦金烁石 jiāo jīn shuò shí
释义:焦金烁石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出处:北齐·刘昼《刘子新论·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39、热心苦口 rè xīn kǔ kǒu
释义:热心苦口 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40、七月流火 qī yuè liú huǒ
释义:七月流火 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夏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出处:《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