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喜欢画画用什么成语形容?(形容喜欢画画的成语):一挥而就,一语破的,一语道破,下笔如神,丹青妙手,以假乱真,入木三分,凤毛麟角,刻画入微,力透纸背,名闻天下,呼之欲出,妙手丹青,妙笔生花,情景交融,惟妙惟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活龙活现,点睛之笔,画中有诗,画龙点睛,痛快淋漓,神来之笔,笔下生花,笔头生花,笔走龙蛇,诗中有画,超凡入圣,跃然纸上,身临其境,铁画银钩,鞭辟入里,纸上跃然,憨态可掬。
1、一挥而就 yī huī ér jiù
释义:一挥而就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2、一语破的 yī yǔ pò dì
释义:一语破的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出处: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3、一语道破 yī yǔ dào pò
释义:一语道破 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4、下笔如神 xià bǐ rú shén
释义:下笔如神 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出处:《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5、丹青妙手 dān qīng miào shǒu
释义:丹青妙手 善于运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砂;后泛指绘画的颜色)。多指国画大师。
出处: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6、以假乱真 yǐ jiǎ luàn zhēn
释义:以假乱真 以:用;乱真:使真的东西混乱;与假的掺杂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东西来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7、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释义:入木三分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8、凤毛麟角 fèng máo lín jiǎo
释义:凤毛麟角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9、刻画入微 kè huà rù wēi
释义:刻画入微 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
10、力透纸背 lì tòu zhǐ bèi
释义:力透纸背 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出处: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11、名闻天下 míng wén tiān xià
释义:名闻天下 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12、呼之欲出 hū zhī yù chū
释义:呼之欲出 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声;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生动。
出处:宋 苏轼《郭忠恕画赞序》:“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13、妙手丹青 miào shǒu dān qīng
释义:妙手丹青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14、妙笔生花 miào bǐ shēng huā
释义:妙笔生花 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15、情景交融 qíng jǐng jiāo róng
释义:情景交融 内心的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一般指文艺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出处:宋 张炎《词源》:“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
16、惟妙惟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释义: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
出处: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17、有血有肉 yǒu xuè yǒu ròu
释义:有血有肉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核心》:“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18、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释义:栩栩如生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出处: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19、活灵活现 huó líng huó xiàn
释义:活灵活现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郁达夫《皋亭山》:“凡此种种,以及香灰疗病,娘娘托梦等最近的奇迹,他们都说得活灵活现。”
20、活龙活现 huó lóng huó xiàn
释义:活龙活现 龙: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21、点睛之笔 diǎn jīng zhī bǐ
释义:点睛之笔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22、画中有诗 huà zhōng yǒu shī
释义:画中有诗 绘画当中具有诗意。形容画画得很好。
出处:宋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3、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释义:画龙点睛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24、痛快淋漓 tòng kuài lín lí
释义:痛快淋漓 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淋漓:心情舒畅。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25、神来之笔 shén lái zhī bǐ
释义:神来之笔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26、笔下生花 bǐ xià shēng huā
释义: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出处:《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27、笔头生花 bǐ tóu shēng huā
释义:笔头生花 形容诗文写得绚丽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笔底生花”、“笔下生花”。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28、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
释义:笔走龙蛇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出处: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29、诗中有画 shī zhōng yǒu huà
释义:诗中有画 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出处:宋 苏轼《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0、超凡入圣 chāo fán rù shèng
释义:超凡入圣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八卷:“就此理会得透,自可超凡入圣。”
31、跃然纸上 yuè rán zhǐ shàng
释义:跃然纸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出处: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32、身临其境 shēn lín qí jìng
释义:身临其境 身:亲身;临:到;其:那个;境:环境;地方。亲身到过那个地方。
出处:明 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33、铁画银钩 tiě huà yín gōu
释义:铁画银钩 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出处: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34、鞭辟入里 biān pì rù lǐ
释义: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35、纸上跃然 zhǐ shàng yuè rán
释义:纸上跃然 跃然:生动形象地呈现。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卷三十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36、憨态可掬 hān tài kě jū
释义:憨态可掬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