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缺点大于优点的成语(形容最大缺点的成语有什么意思):一无所能,一无所长,一无是处,不劳而获,不可理喻,不足之处,以讹传讹,优柔寡断,信口开合,信口开河,半途而废,古往今来,唯利是图,固执己见,好吃懒做,寻根究底,忘恩负义,拈轻怕重,招是惹非,指东画西,渔人之利,漏洞百出,瑕不掩瑜,粗心大意,胡说八道,自私自利,随口乱说,顽固不化,嘴大舌长。
- 1、一无所能 yī wú suǒ néng - 释义:一无所能 一点没有能耐(能:能力;本领)。 -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又苏州叶某者,性迂拙,一无所能,其父死,既无产业,且有逋负。” 
- 2、一无所长 yī wú suǒ cháng - 释义:一无所长 没有一点专长。 -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胜未有所闻,是先生于文武一无所长也。” 
- 3、一无是处 yī wú shì chù - 释义:一无是处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 出处: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 4、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 释义:不劳而获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 5、不可理喻 bù kě lǐ yù - 释义:不可理喻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 出处: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 6、不足之处 bù zú zhī chù - 释义:不足之处 不完善的地方 - 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 7、以讹传讹 yǐ é chuán é - 释义:以讹传讹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 8、优柔寡断 yōu róu guǎ duàn - 释义:优柔寡断 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 -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 9、信口开合 xìn kǒu kāi hé - 释义:信口开合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 10、信口开河 xìn kǒu kāi hé - 释义: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 11、半途而废 bàn tú ér fèi - 释义:半途而废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 12、古往今来 gǔ wǎng jīn lái - 释义:古往今来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出处: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 13、唯利是图 wéi lì shì tú - 释义:唯利是图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 14、固执己见 gù zhí jǐ jiàn - 释义:固执己见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 出处:《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15、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 释义:好吃懒做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 16、寻根究底 xún gēn jiū dǐ - 释义:寻根究底 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寻:寻求;寻找;根:根源;根由;究:探究;追究;底:底细。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要寻根究底。” 
- 17、忘恩负义 wàng ēn fù yì - 释义:忘恩负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 出处: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 18、拈轻怕重 niān qīng pà zhòng - 释义:拈轻怕重 拈:用手指拿东西。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19、招是惹非 zhāo shì rě fēi - 释义:招是惹非 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 -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经过,又是招是惹非。” 
- 20、指东画西 zhǐ dōng huà xī - 释义:指东画西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 出处: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闲禅师》:“到处插语,指东划西,举古举今。” 
- 21、渔人之利 yú rén zhī lì - 释义:渔人之利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 
- 22、漏洞百出 lòu dòng bǎi chū - 释义:漏洞百出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出处:姚雪垠《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23、瑕不掩瑜 xiá bù yǎn yú - 释义:瑕不掩瑜 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24、粗心大意 cū xīn dà yì - 释义:粗心大意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 25、胡说八道 hú shuō bā dào - 释义:胡说八道 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 出处: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 26、自私自利 zì sī zì lì - 释义:自私自利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 出处: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 27、随口乱说 suí kǒu luàn shuō 
- 28、顽固不化 wán gù bù huà - 释义:顽固不化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 29、嘴大舌长 zuǐ dà shé cháng - 释义:嘴大舌长 多话,好搬弄是非。《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