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不在乎的词语(形容不在乎的人的成语):不以为意,不理不睬,不闻不问,义形于色,傲睨自若,充耳不闻,兵在精而不在多,刮目相看,另眼相看,听而不闻,大大咧咧,大大落落,大模大样,大而化之,宠辱不惊,当耳边风,我行我素,撮盐入水,昂然自若,束之高阁,毫不在意,气宇轩昂,淡然处之,淡然置之,满不在乎,满不在意,漠不关心,漠然置之,漫不经心,置之不理,置之不顾,若无其事,褎如充耳,视而不见,视若无睹,随随便便,麻木不仁,如泣草芥,食而不知其味,昂然自得。
1、不以为意 bù yǐ wéi yì
释义: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2、不理不睬 bù lǐ bù cǎi
释义:不理不睬 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是不理不睬。”
3、不闻不问 bù wén bù wèn
释义:不闻不问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4、义形于色 yì xíng yú sè
释义:义形于色 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出处:《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5、傲睨自若 ào nì zì ruò
释义: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出处:宋 王谠《唐语林 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6、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释义: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7、兵在精而不在多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
释义: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出处:《五代史平话 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8、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释义: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9、另眼相看 lìng yǎn xiāng kàn
释义:另眼相看 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形容对某个人特别重视;不同于寻常。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不想一见大王,查问来历,我等一实对,便把我们另眼相看。”
10、听而不闻 tīng ér bú wén
释义: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1、大大咧咧 dà dà liē liē
释义:大大咧咧 形容待人处事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忽见由南往北来了数十头牛,大大咧咧地赶着牛,牛上骑着三个小孩子。”
12、大大落落 dà dà luò luò
释义:大大落落 形容态度大方。亦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出处:李准《两代人》:“不能大大落落的,一定得认真负责,多向支部汇报,争取帮助。”
13、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大模大样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14、大而化之 dà ér huà zhī
释义:大而化之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15、宠辱不惊 chǒng rǔ bù jīng
释义:宠辱不惊 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出处:《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16、当耳边风 dāng ěr biān fēng
释义:当耳边风 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17、我行我素 wǒ xíng wǒ sù
释义:我行我素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8、撮盐入水 cuō yán rù shuǐ
释义:撮盐入水 形容立刻消灭干净。也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欶。”
19、昂然自若 áng rán zì ruò
释义:昂然自若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20、束之高阁 shù zhī gāo gé
释义:束之高阁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处:《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21、毫不在意 háo bù zài yì
释义:毫不在意 丝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22、气宇轩昂 qì yǔ xuān áng
释义:气宇轩昂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23、淡然处之 dàn rán chǔ zhī
释义:淡然处之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24、淡然置之 dàn rán zhì zhī
释义:淡然置之 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的大风大浪太多,虽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不动声色,淡然置之。”
25、满不在乎 mǎn bù zài hū
释义:满不在乎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26、满不在意 mǎn bù zài yì
释义:满不在意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出处:巴金《复仇集 不幸的人》:“这是一只破旧的提琴,他拿着弓满不在意地拉着。”
27、漠不关心 mò bù guān xīn
释义:漠不关心 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出处: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28、漠然置之 mò rán zhì zhī
释义:漠然置之 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出处: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29、漫不经心 màn bù jīng xīn
释义:漫不经心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出处: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
30、置之不理 zhì zhī bù lǐ
释义:置之不理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出处:清 顾炎武《华阴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31、置之不顾 zhì zhī bù gù
释义:置之不顾 置:放着;之:代词;它;顾:照管;注意。放在那儿不管。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32、若无其事 ruò wú qí shì
释义: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33、褎如充耳 yòu rú chōng ěr
释义:褎如充耳 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34、视而不见 shì ér bù jiàn
释义:视而不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没看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35、视若无睹 shì ruò wú dǔ
释义:视若无睹 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36、随随便便 suí suí biàn biàn
释义:随随便便 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6回:“如今老爷一死,进款是少了,太太纵然贤惠,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要?”
37、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释义: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38、如泣草芥 rú qì cǎo jiè
释义:如泣草芥 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出处:宋·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9、食而不知其味 shí ér bù zhī qí wèi
释义:食而不知其味 东西吃下去,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比喻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40、昂然自得 áng rán zì dé
释义: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