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干活干得很辛苦的成语(形容干得辛苦的成语):不辞辛劳,不务正业,不务空名,不安于位,不舍昼夜,不遑暇食,不食周粟,不骄不躁,伴风搭雨,初出茅庐,半路修行,吃力不讨好,吃粮不管事,吃苦耐劳,备尝辛苦,安营下寨,安营扎寨,安身之处,惨淡经营,按兵不动,撑门拄户,晨兴夜寐,毙而后已,百舍重茧,绸缪未雨,绸缪桑土,草草收兵,跋山涉水,长途跋涉,闭塞眼睛捉麻雀,闭户读书,阪上走丸,餐风宿水,餐风露宿,餐风饮露,饱食终日,出山济世,出作入息,材德兼备,不知老之将至。
1、不辞辛劳 bù cí xīn láo
释义:不辞辛劳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2、不务正业 bù wù zhèng yè
释义:不务正业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3、不务空名 bù wù kōng míng
释义:不务空名 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4、不安于位 bù ān yú wèi
释义: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5、不舍昼夜 bù shě zhòu yè
释义:不舍昼夜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不遑暇食 bù huáng xiá shí
释义:不遑暇食 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出处:《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7、不食周粟 bù shí zhōu sù
释义:不食周粟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8、不骄不躁 bù jiāo bù zào
释义:不骄不躁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9、伴风搭雨 bàn fēng dā yǔ
10、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1、半路修行 bàn lù xiū xíng
释义:半路修行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出处:参见“半路出家”。
12、吃力不讨好 chī lì bù tǎo hǎo
释义:吃力不讨好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13、吃粮不管事 chī liáng bù guǎn shì
释义:吃粮不管事 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这些忘八羔子,一个都不在家!他们成年家吃粮不管事。”
14、吃苦耐劳 chī kǔ nài láo
释义:吃苦耐劳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出处: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15、备尝辛苦 bèi cháng xīn kǔ
释义: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16、安营下寨 ān yíng xià zhài
释义:安营下寨 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17、安营扎寨 ān yíng zhā zhài
释义:安营扎寨 安营:安置营房;扎寨:修筑军营栅栏。原指暂时停止军队行动安置营帐;并在四周修筑栅栏;使军队驻扎下来。后有时借指建立临时的建设基地。
出处: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其意非小。”
18、安身之处 ān shēn zhī chù
释义:安身之处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19、惨淡经营 cǎn dàn jīng yíng
释义:惨淡经营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出处: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20、按兵不动 àn bīng bù dòng
释义:按兵不动 按:止住。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21、撑门拄户 chēng mén zhǔ hù
释义:撑门拄户 撑:支持;拄:支撑。支撑门户。指独立主持或担当某一方面的工作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猛火然铛著佛喋,恁公作用,方可撑门拄户。”
22、晨兴夜寐 chén xīng yè mèi
释义:晨兴夜寐 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出处:《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23、毙而后已 bì ér hòu yǐ
释义:毙而后已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24、百舍重茧 bǎi shè chóng jiǎn
释义:百舍重茧 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出处:《尸子 止楚师》:“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25、绸缪未雨 chóu móu wèi yǔ
释义:绸缪未雨 绸缪:紧密缠缚。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26、绸缪桑土 chóu móu sāng dù
释义:绸缪桑土 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27、草草收兵 cǎo cǎo shōu bīng
释义:草草收兵 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出处: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28、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29、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释义: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30、闭塞眼睛捉麻雀 bì sè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释义: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31、闭户读书 bì hù dú shū
释义: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隋书 卢思道传》:“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才子。”
32、阪上走丸 bǎn shàng zǒu wán
释义: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使驰骛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33、餐风宿水 cān fēng sù shuǐ
释义:餐风宿水 形容旅途的辛苦。
出处:明 冯梦龙《挂枝儿 送别》:“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风宿水,容颜易变。”
34、餐风露宿 cān fēng lù sù
释义:餐风露宿 餐:吃;宿:睡觉。在风中吃饭;在露天过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艰辛。也作“露宿风餐”、“风餐露宿”。
出处:宋 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35、餐风饮露 cān fēng yǐn lù
释义:餐风饮露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明 王守仁《瘗旅文》:“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36、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7、出山济世 chū shān jì shì
释义:出山济世 济世:做有益于人间的事。原指隐士出来参与政事。后泛指有才能的人出来工作。
38、出作入息 chū zuò rù xī
释义:出作入息 太阳一出来就开始工作,太阳落山就休息。指日常生活。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孟子》:"日用饭食,出作入息,便是乐尧舜之道。"
39、材德兼备 cái dé jiān bèi
释义:材德兼备 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出处:《禅真逸史》前言:"路上为民除害,以武艺高强、材德兼备,[林时茂]被荐为建康宝刹妙相寺副住持。"
40、不知老之将至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释义: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出处:《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