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地方很重要的词语(形容这个地方重要成语):一举一动,不关紧要,不可须臾离,不晓世务,不次之位,不识时务,不达时务,丢车保帅,举足轻重,八抬大轿,典册高文,击中要害,半部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多端寡要,大工告成,大本大宗,官轻势微,寸辖制轮,微不足道,必不可少,此事体大,毫末之利,爱才如命,爱财如命,百年大业,百年大计,耳闻不如目见,肩负重任,虎符龙节,非同儿戏,非同小可,非同等闲,非通小可,高文典册,高文典策,高文大册,耳闻不如面见,厚栋任重,大受小知。
- 1、一举一动 yī jǔ yī dòng - 释义:一举一动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 2、不关紧要 bù guān jǐn yào - 释义:不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此事也不关紧要,因而吩咐祁知府从宽办结。” 
- 3、不可须臾离 bù kě xū yú lí - 释义:不可须臾离 须臾:片刻。一会都不能离开。形容至关重要 -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 
- 4、不晓世务 bù xiǎo shì wù - 释义:不晓世务 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出处:《宋史 王安石传》:“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 5、不次之位 bù cì zhī wèi - 释义:不次之位 次:顺序,等级;位:职位,地位。指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 6、不识时务 bù shí shí wù - 释义:不识时务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 7、不达时务 bù dá shí wù - 释义:不达时务 务:事物;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设或不达时务,则报与田牛儿,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难保。” 
- 8、丢车保帅 diū jū bǎo shuài - 释义:丢车保帅 象棋比赛的战术。比喻牺牲比较重要的东西保护最重要的 - 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2章:“危难之时,丢卒保车,丢车保帅。” 
- 9、举足轻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 释义:举足轻重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10、八抬大轿 bā tái dà jiào - 释义:八抬大轿 大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大轿子,是身分重要的标志 -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44回:“大人这一次出京,坐的八抬大轿,比先前更显荣耀。” 
- 11、典册高文 diǎn cè gāo wén - 释义:典册高文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 -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五代史》:‘黄……。’则典册高文亦用之矣。” 
- 12、击中要害 jī zhòng yào hài - 释义:击中要害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出处:《后汉书 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 13、半部论语 bàn bù lún yǔ - 释义: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14、半部论语治天下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 释义:半部论语治天下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出处:典出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15、多端寡要 duō duān guǎi yào - 释义:多端寡要 端:头绪;要:重要。头绪太多,不得要领。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 16、大工告成 dà gōng gào chéng - 释义:大工告成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 出处: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贾鲁河故道》:“计其功费,用银不过二三万,用夫不过三万余名,而大工告成矣。 ” 
- 17、大本大宗 dà běn dà zōng - 释义:大本大宗 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 出处:《庄子·天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 18、官轻势微 guān qīng shì wēi - 释义:官轻势微 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则陛下一阶耳。” 
- 19、寸辖制轮 cùn xiá zhì lún - 释义:寸辖制轮 喻控制事物的关键虽小而极重要。辖,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 -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故事得其要,虽小成绩,譬寸辖制轮,尺枢运关也。” 
- 20、微不足道 wēi bù zú dào - 释义:微不足道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 出处: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21、必不可少 bì bù kě shǎo - 释义:必不可少 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9回:“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 22、此事体大 cǐ shì tǐ dà - 释义:此事体大 事体:事情。这事关系重大,牵涉面广。亦作“兹事体大”。 - 出处: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此事体大,乞垂圣鉴,特降中旨。” 
- 23、毫末之利 háo mò zhī lì - 释义:毫末之利 毫末:指细微。极小的利益 - 出处:宋·欧阳修《原弊》:“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之利。” 
- 24、爱才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 释义:爱才如命 爱惜人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1回:“本帅爱才如命,何必过谦?” 
- 25、爱财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 释义: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 出处: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 26、百年大业 bǎi nián dà yè - 释义:百年大业 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 27、百年大计 bǎi nián dà jì - 释义:百年大计 百年:泛指长久;计:策略。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出处:清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 28、耳闻不如目见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 释义:耳闻不如目见 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 出处: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29、肩负重任 jiān fù zhòng rèn - 释义:肩负重任 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 - 出处:曲波《林海雪原》:“栾超家和陈小柱,未得饱赏威虎山的美景,肩负重任,离开威虎山,直奔神河庙。” 
- 30、虎符龙节 hǔ fú lóng jié - 释义:虎符龙节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 出处: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 31、非同儿戏 fēi tóng ér xì - 释义:非同儿戏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玩是玩,笑是笑,这个事非同儿戏,你可别混说!” 
- 32、非同小可 fēi tóng xiǎo kě - 释义:非同小可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 出处: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 33、非同等闲 fēi tóng děng xián - 释义:非同等闲 非:不;等闲: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 出处:《追求》:“除非他自承怯弱,抛弃了这憧憬,不然,他不得不做一个非同等闲的人。” 
- 34、非通小可 fēi tōng xiǎo kě - 释义:非通小可 非:不;通:同“同”;小可: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 出处:《永乐大典戏文·》:“这的是人命事,非通小可。” 
- 35、高文典册 gāo wén diǎn cè - 释义:高文典册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 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 36、高文典策 gāo wén diǎn cè - 释义:高文典策 见“高文典册”。 - 出处: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闳言崇议,足以经纶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动当世。” 
- 37、高文大册 gāo wén dà cè - 释义:高文大册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 出处:宋 汪藻《序》一时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 38、耳闻不如面见 ěr wén bù rú miàn jiàn - 释义:耳闻不如面见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39、厚栋任重 hòu dòng rèn zhòng - 释义:厚栋任重 栋:房屋的正梁。栋梁必须粗大才能承受得住巨大的压力。比喻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才可以担任重要职务。 - 出处:《国语·鲁语》:"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 40、大受小知 dà shòu xiǎo zhī - 释义:大受小知 大受:委以重任,这里指能承担重任的人;小知:让他办不重要的事。形容大材小用。 -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