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压力不断增加的成语(形容施加压力的成语):任重道远,力不自胜,千斤重担,如牛负重,委重投艰,忍辱负重,斩荆披棘,泰山压顶,负屈衔冤,负弩前驱,负薪之忧,负重致远。
1、任重道远 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释义: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力不自胜 lì bù zì shèng
释义:力不自胜 胜:经得住。由于力量不够而使得自己经受不起。
出处:宋·张敦颐《六朝事迹·郗民化蛇》:“无饮食可实口,无窟可庇身,饥窘困迫,力不自胜。”
3、千斤重担 qiān jīn zhòng dàn
释义:千斤重担 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本是乖巧不过的人,落得把千斤重担卸在他身上。”
4、如牛负重 rú niú fù zhòng
释义:如牛负重 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出处:《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5、委重投艰 wěi zhòng tóu jiān
释义:委重投艰 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艰难使命。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表答用先世语》:“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辞乎?”
6、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释义:忍辱负重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7、斩荆披棘 zhǎn jīng pī jí
释义:斩荆披棘 同“披荆斩棘”。
出处: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吐蕃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蕃育子孙至数百万。”
8、泰山压顶 tài shān yā dǐng
释义:泰山压顶 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出处:明 贾凫西《木皮词 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9、负屈衔冤 fù qū xián yuān
释义:负屈衔冤 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出处: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10、负弩前驱 fù nǔ qián qū
释义:负弩前驱 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11、负薪之忧 fù xīn zhī yōu
释义:负薪之忧 意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有病的谦词。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12、负重致远 fù zhòng zhì yuǎn
释义:负重致远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憙传》:“更始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