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孟论学中的成语:思而不学则殆,一心一意,一暴十寒,三十而立,不耻下问,专心致志,举一反三,从心所欲,功亏一篑,孔孟之道,学而不思则罔,左右逢源,敏而好学,无敌于天下,未成一篑,温故知新,聚精会神,鸿鹄将至,十日寒之。
1、思而不学则殆 sī ér bù xué zé dà
释义:思而不学则殆 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出处:《论语·为政》:"学而不轴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释义:一心一意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3、一暴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释义:一暴十寒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三十而立 sān shí ér lì
释义: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5、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6、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7、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释义:举一反三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从心所欲 cóng xīn suǒ yù
释义: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功亏一篑 gōng kuī yī kuì
释义:功亏一篑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出处:《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0、孔孟之道 kǒng mèng zhī dào
释义: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11、学而不思则罔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释义:学而不思则罔 罔:同“惘”,迷惑。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左右逢源 zuǒ yòu féng yuán
释义:左右逢源 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喻做事、写作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13、敏而好学 mǐn ér hǎo xué
释义: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无敌于天下 wú dí yú tiān xià
释义:无敌于天下 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15、未成一篑 wèi chéng yī kuì
释义:未成一篑 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16、温故知新 wēn gù zhī xīn
释义:温故知新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释义:聚精会神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18、鸿鹄将至 hóng hú jiāng zhì
释义: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9、十日寒之 shi ri han zhi
释义:十日寒之 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