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心情兴奋激动的词(形容心情很激动很欣慰的成语): 万目睚眦,九回肠断,动人心弦,勃然变色,发指眦裂,哄堂大笑,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喜逐颜开,回肠九转,大发雷霆,怒火中烧,怫然作色,悔之晚矣,情不自禁,惊喜若狂,惭愧无地,愁眉苦脸,愁肠寸断,愁肠百结,感人肺腑,感恩戴德,感激涕零,愤然作色,慷慨激昂,戟指怒目,横眉竖眼,欢声笑语,欢天喜地,欢欣鼓舞,气急败坏,火冒三丈,痛不欲生,百感交集,百结愁肠,眉开眼笑,神采奕奕,肚里泪下,肝肠寸断,食不下咽。
-
1、万目睚眦 wàn mù yá zì
释义:万目睚眦 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
2、九回肠断 jiǔ huí cháng duàn
释义:九回肠断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
3、动人心弦 dòng rén xīn xián
释义:动人心弦 动人:感动人;心弦:指受感动而引起共鸣的思想感情。形容非常动人。
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
4、勃然变色 bó rán biàn sè
释义: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
5、发指眦裂 fà zhǐ zì liè
释义:发指眦裂 头发向上竖起;眼眶也裂开。形容极度悲伤;愤怒。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6、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释义:哄堂大笑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出处: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
7、喜形于色 xǐ xíng yú sè
释义:喜形于色 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
8、喜笑颜开 xǐ xiào yán kāi
释义:喜笑颜开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
9、喜逐颜开 xǐ zhú yán kāi
释义:喜逐颜开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颜开,一如前番,悄悄先打发他转身。”
-
10、回肠九转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释义:回肠九转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出处:《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
11、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释义:大发雷霆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
12、怒火中烧 nù huǒ zhōng shāo
释义:怒火中烧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
13、怫然作色 fú rán zuò sè
释义:怫然作色 怫然:愤怒的样子。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出处:《庄子 天地》:“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
-
14、悔之晚矣 huǐ zhī wǎn yǐ
释义:悔之晚矣 矣:了。后悔也已经晚了。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
15、情不自禁 qíng bù zì jīn
释义:情不自禁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
16、惊喜若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释义:惊喜若狂 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
17、惭愧无地 cán kuì wú dì
释义:惭愧无地 羞惭愧悔,无地自容。形容非常惭愧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
18、愁眉苦脸 chóu méi kǔ liǎn
释义:愁眉苦脸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
19、愁肠寸断 chóu cháng cùn duàn
释义:愁肠寸断 忧愁得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
出处:唐 张鷟《游仙窟》:“泪脸千行,愁肠寸断,端坐横琴,涕血流襟。”
-
20、愁肠百结 chóu cháng bǎi jié
释义:愁肠百结 忧愁缠结在肠内。
出处:《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
21、感人肺腑 gǎn rén fèi fǔ
释义:感人肺腑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肺腑:肺脏;比喻内心深处。
出处: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22、感恩戴德 gǎn ēn dài dé
释义:感恩戴德 感激别人的恩德。戴:尊敬;推崇。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
23、感激涕零 gǎn jī tì líng
释义:感激涕零 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涕:眼泪。零:落。
出处: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
24、愤然作色 fèn rán zuò sè
释义:愤然作色 愤然:忿怒的样子。因忿怒而变了脸色,发怒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帝愤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
-
25、慷慨激昂 kāng kǎi jī áng
释义:慷慨激昂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出处: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26、戟指怒目 jǐ zhǐ nǔ zhāng
释义: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出处: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
27、横眉竖眼 héng méi shù yǎn
释义:横眉竖眼 形容强横或凶恶的神情。
出处:曹禺《王昭君》第二幕:“来了长安一个半月,在我面前,总看见你横眉竖眼,满脸的怨气。”
-
28、欢声笑语 huān shēng xiào yǔ
释义:欢声笑语 欢乐的说笑声
-
29、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
30、欢欣鼓舞 huān xīn gǔ wǔ
释义:欢欣鼓舞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
31、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释义:气急败坏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
32、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释义:火冒三丈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
33、痛不欲生 tòng bù yù shēng
释义:痛不欲生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处: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34、百感交集 bǎi gǎn jiāo jí
释义:百感交集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
35、百结愁肠 bǎi jié chóu cháng
释义:百结愁肠 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出处:宋 蒋兴祖女《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词:“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
36、眉开眼笑 méi kāi yǎn xiào
释义:眉开眼笑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
37、神采奕奕 shén cǎi yì yì
释义: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
38、肚里泪下 dù lǐ lèi xià
释义:肚里泪下 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出处: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
-
39、肝肠寸断 gān cháng cùn duàn
释义:肝肠寸断 肝脏和肠子好像被寸寸斩断一样。形容万分悲痛。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
40、食不下咽 shí bù xià yàn
释义:食不下咽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出处: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