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很相似的四字词语(形容相似的成语是):一模一样,刻木为鹄,同归殊途,大同小异,如出一辙,异曲同工,异途同归,截然不同,文似其人,殊途同归,毫发不爽,毫无二致,迥乎不同。
- 1、一模一样 yī mú yī yàng - 释义:一模一样 一个模样。指样子完全相同。 -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盖因各父母所生,千支万派,那能够一模一样的?” 
- 2、刻木为鹄 kè mù wéi hú - 释义:刻木为鹄 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 出处:明·郑瑗《井观琐言》第一卷:“扬氏《法言》、王氏《中说》,所谓刻木为鹄者也。” 
- 3、同归殊途 tóng guī shū tú - 释义:同归殊途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出处:《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4、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 释义:大同小异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5、如出一辙 rú chū yī zhé - 释义:如出一辙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出处:宋 洪迈《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辙。” 
- 6、异曲同工 yì qǔ tóng gōng - 释义:异曲同工 异:不同的;曲:曲调;工:工巧;精致。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同样的出色。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作“同工异曲。” -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7、异途同归 yì tú tóng guī - 释义:异途同归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 8、截然不同 jié rán bù tóng - 释义:截然不同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必然联系。 - 出处:鲁迅《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 9、文似其人 wén sì qí rén - 释义:文似其人 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 出处: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谈相》:“文似其人,数公道德文章之蕴,亦自有充积流露者。” 
- 10、殊途同归 shū tú tóng guī - 释义:殊途同归 殊:不同的。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出处:《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11、毫发不爽 háo fà bù shuǎng - 释义:毫发不爽 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 出处: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 12、毫无二致 háo wú èr zhì - 释义:毫无二致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 出处: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 13、迥乎不同 jiǒng hū bù tóng - 释义:迥乎不同 见“迥然不同”。 -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