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成语形容白衣天使(形容白衣天使很累的成语大全):三折其肱,三折肱为良医,上医医国,不按君臣,临危不惧,久病成医,乞儿马医,仁心仁术,任劳任怨,体贴入微,假公济私,关怀备至,冰清玉洁,利欲熏心,刮骨去毒,半身不遂,含辛茹苦,大公无私,妙手回春,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救死扶伤,救黥医劓,旧病难医,狗皮膏药,生老病死,疗疮剜肉,疾不可为,病入骨髓,病急乱投医,白衣天使,神圣工巧,膏肓之疾,舍己为公,襟怀坦白,见利忘义,讳疾忌医,起死回生,身先士卒,回春之术,七损八益。
- 1、三折其肱 sān zhé qí gōng - 释义:三折其肱 肱:手臂。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自能造诣精深 -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2、三折肱为良医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 - 释义:三折肱为良医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3、上医医国 shàng yī yī guó - 释义:上医医国 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 出处:《国语·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 4、不按君臣 bù àn jūn chén - 释义:不按君臣 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 -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 
- 5、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 释义:临危不惧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 出处:《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 6、久病成医 jiǔ bìng chéng yī - 释义:久病成医 人病久了;也就像医生一样熟知医理药性。比喻经过多次磨难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 楚 屈原《九间 惜育》:“九折臂而成医兮。”汉 王逸注:“言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 7、乞儿马医 qǐ ér mǎ yī - 释义:乞儿马医 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 出处:《列子·黄帝》:“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 
- 8、仁心仁术 rén xīn rén shù - 释义:仁心仁术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 9、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 - 释义:任劳任怨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 10、体贴入微 tǐ tiē rù wēi - 释义:体贴入微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11、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 释义:假公济私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 12、关怀备至 guān huái bèi zhì - 释义:关怀备至 关心得无微不至 - 出处: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 13、冰清玉洁 bīng qīng yù jié - 释义:冰清玉洁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 出处: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 14、利欲熏心 lì yù xūn xīn - 释义:利欲熏心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袭。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 出处: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 15、刮骨去毒 guā gǔ qù dú - 释义:刮骨去毒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 16、半身不遂 bàn shēn bù suí - 释义:半身不遂 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 出处: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 17、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 释义: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18、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 19、妙手回春 miào shǒu huí chūn - 释义:妙手回春 妙:绝妙;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回春:使春天又重新回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 - 出处:唐 司空图《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 20、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e màn láng zhōng - 释义: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五回:“这真是急惊风撞着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 21、救死扶伤 jiù sǐ fú shāng - 释义:救死扶伤 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 22、救黥医劓 jiù qíng yī yì - 释义:救黥医劓 黥,刺面;劓,割鼻。均为古代刑罚。救黥医劓,指医治刺面之伤,补上割掉之鼻,谓恢复本来面目。语出《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 出处:语出《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 23、旧病难医 jiù bìng nán yī - 释义:旧病难医 老毛病难于医治。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 - 出处:明 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则待作抱官囚,觅不着逃生计,急回头待悔来应迟,又不将心猿意马牢拴系,也不是你本性难移,旧病难医。” 
- 24、狗皮膏药 gǒu pí gāo yào - 释义:狗皮膏药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 出处: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 25、生老病死 shēng lǎo bìng sǐ - 释义:生老病死 佛教认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后指社会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 - 出处:《敦煌变文集 八相变》:“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 
- 26、疗疮剜肉 liáo chuāng wān ròu - 释义:疗疮剜肉 挖身上的肉来医治伤口。比喻只顾眼前,不考虑后果 - 出处:清 壮者《扫迷帚》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 27、疾不可为 jí bù kě wéi - 释义:疾不可为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28、病入骨髓 bìng rù gǔ suǐ - 释义: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出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 29、病急乱投医 bìng jí luàn tóu yī - 释义: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 
- 30、白衣天使 bái yī tiān shǐ - 释义:白衣天使 指护士 - 出处:海岩《堕落人间》:“既然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时要以二十块钱和一瓶酸奶为前提,既然这一切……” 
- 31、神圣工巧 shén shèng gōng qiǎo - 释义:神圣工巧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 出处:《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 32、膏肓之疾 gāo huāng zhī jí - 释义:膏肓之疾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33、舍己为公 shě jǐ wèi gōng - 释义:舍己为公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 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 34、襟怀坦白 jīn huái tǎn bái - 释义:襟怀坦白 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 出处: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 35、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 36、讳疾忌医 huì jí jì yī - 释义:讳疾忌医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 出处: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37、起死回生 qǐ sǐ huí shēng - 释义: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出处:《太平广记 太玄女》引《女仙传》语:“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 
- 38、身先士卒 shēn xiān shì zú - 释义:身先士卒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 39、回春之术 huí chūn zhī shù - 释义:回春之术 回春:本指冬去春来,比喻医道高明,能治愈难治之病,挽救垂危的病人。术:医术。指起死回生的医术。同“妙手回春”。 
- 40、七损八益 qī sǔn bā yì - 释义:七损八益 指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