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一个人很容易相处的词语(形容人比较容易相处的成语):凛不可犯,一团和气,不可侵犯,不可向迩,冬日可爱,凛若冰霜,出言不逊,咄咄逼人,和蔼可亲,和蔼近人,和颜悦色,善解人意,大智若愚,左右逢源,平易近人,平易近民,应付裕如,待人接物,得心应手,慈眉善目,成竹在胸,拒人千里,敬而远之,温柔敦厚,炙手可热,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耀武扬威,自高自大,花言巧语,菩萨低眉,蔼然可亲,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跋扈飞扬,阿谀奉承,飞扬跋扈,心怀若谷。
- 1、凛不可犯 lǐn bù kě fàn - 释义:凛不可犯 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严正而令人敬畏,不容侵犯。 - 出处:宋·欧阳修《新霜二首》其二:"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 
- 2、一团和气 yī tuán hé qì - 释义:一团和气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 出处: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 3、不可侵犯 bù kě qīn fàn - 释义:不可侵犯 不能侵凌触犯 -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德国愿意停止反苏,愿意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可侵犯。” 
- 4、不可向迩 bù kě xiàng ěr - 释义:不可向迩 迩:近。不可接近。 -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 5、冬日可爱 dōng rì kě ài - 释义:冬日可爱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 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 6、凛若冰霜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凛若冰霜 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 出处: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 7、出言不逊 chū yán bù xùn - 释义:出言不逊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 8、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 释义: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出处: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9、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 10、和蔼近人 hé ǎi jìn rén - 释义:和蔼近人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 出处: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 11、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 释义: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汉 郑玄注:“言和颜悦色为难也。” 
- 12、善解人意 shàn jiě rén yì - 释义:善解人意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 -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 
- 13、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 释义:大智若愚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 出处: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14、左右逢源 zuǒ yòu féng yuán - 释义:左右逢源 到处都能碰到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喻做事、写作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15、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 释义:平易近人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16、平易近民 píng yì jìn mín - 释义:平易近民 见“平易近人”。 -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17、应付裕如 yìng fù yù rú - 释义:应付裕如 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 出处: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他跟随白大夫将近一年的时间,见习过上千次的大小手术,许多许多大手术他都应付裕如,很有经验了。” 
- 18、待人接物 dài rén jiē wù - 释义:待人接物 物:人物;人们。接待交往各种人物。指平时与人相处 - 出处: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内而存心养性、立身行己无所歉,外而待人接物、处事应世无所戾。” 
- 19、得心应手 dé xīn yìng shǒu - 释义:得心应手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 20、慈眉善目 cí méi shàn mù - 释义:慈眉善目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21、成竹在胸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 释义: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22、拒人千里 jù rén qiān lǐ - 释义:拒人千里 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23、敬而远之 jìng ér yuǎn zhī - 释义: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指对象。尊敬他又不接近他。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24、温柔敦厚 wēn róu dūn hòu - 释义:温柔敦厚 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柔:温和柔顺;敦:诚恳。 -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经解》:“入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 25、炙手可热 zhì shǒu kě rè - 释义:炙手可热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出处: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 26、盛气凌人 shèng qì líng rén - 释义:盛气凌人 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 出处: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 27、目中无人 mù zhōng wú rén - 释义:目中无人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 出处:《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 28、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 释义:目空一切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 29、耀武扬威 yào wǔ yáng wēi - 释义:耀武扬威 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扬威:显示威风。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也作“扬威耀武”。 - 出处:元 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 30、自高自大 zì gāo zì dà - 释义:自高自大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 出处: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31、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 释义: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32、菩萨低眉 pú sà dī méi - 释义:菩萨低眉 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33、蔼然可亲 ǎi rán kě qīn - 释义:蔼然可亲 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 出处: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 34、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虚怀若谷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35、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 释义: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 36、跋扈飞扬 bá hù fēi yáng - 释义:跋扈飞扬 指骄横放肆。 - 出处: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37、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 - 释义: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 38、飞扬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 释义:飞扬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 出处:《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 39、心怀若谷 xin huai ruo gu - 释义:心怀若谷 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