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有素质的词语(形容非常有素质的成语):大人不曲,德荣兼备,不同流俗,出类拔萃,大雅君子,定于一尊,导德齐礼,德厚流光,德容兼备,德容言功,德深望重,德薄才鲜,德被八方,德配天地,德重恩弘,德高望尊,才德兼备,才高行厚,抱宝怀珍,抱瑜握瑾,斗南一人,独一无二,动循矩法,砥砺廉隅,砥砺琢磨,笃信好学,超绝非凡,道义之交,道存目击,道德文章,道高德重,风行草偃,高山景行,高风伟节,冰壸秋月,包元履德,砥砺德行,大人无己,德被四方,大德必寿。
1、大人不曲 dà rén bù qū
释义:大人不曲 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出处:汉·贾谊《鹏鸟赋》:"怵迫之徒兮,或趋东西,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
2、德荣兼备 dé róng jiān bèi
释义:德荣兼备 品德贞淑而且仪容美好。旧时对女子的褒美之辞。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直待事成之后,方可与老爷得知。必用心访个德容兼备的,我老爷总肯是一般相看。"
3、不同流俗 bù tóng liú sú
释义: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4、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出类拔萃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5、大雅君子 dà yǎ jūn zǐ
释义:大雅君子 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论语·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6、定于一尊 dìng yú yī zūn
释义:定于一尊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7、导德齐礼 dǎo dé qí lǐ
释义:导德齐礼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德厚流光 dé hòu liú guāng
释义: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9、德容兼备 dé róng jiān bèi
释义:德容兼备 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必用心访个德容兼备的,我老爷总肯是一般相看。”
10、德容言功 dé róng yán gōng
释义:德容言功 见“德言容功”。
出处: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11、德深望重 dé shēn wàng zhòng
释义:德深望重 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出处:南朝·宋·宋明帝《下庐江王玮诏》:“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壁!”
12、德薄才鲜 dé báo cái xiān
释义:德薄才鲜 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13、德被八方 dé pī bā fāng
释义:德被八方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岂可称臣逆贼!”
14、德配天地 dé pèi tiān dì
释义:德配天地 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15、德重恩弘 dé zhòng ēn hóng
释义: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16、德高望尊 dé gāo wàng zūn
释义:德高望尊 道德高,声望高
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17、才德兼备 cái dé jiān bèi
释义:才德兼备 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出处:元 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18、才高行厚 cái gāo xíng hòu
释义:才高行厚 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出处:汉 王充《论衡 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
19、抱宝怀珍 bào bǎo huái zhēn
释义:抱宝怀珍 怀: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出处:汉·蔡邕《陈寔碑》:“于皇先生,抱宝怀珍,如何昊穹,既丧斯文。”
20、抱瑜握瑾 bào yú wò jǐn
释义:抱瑜握瑾 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出处:明·徐献忠《唐诗品》:“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沉浮闾巷之间。”
21、斗南一人 dǒu nán yī rén
释义: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
22、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释义:独一无二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23、动循矩法 dòng xún jǔ fǎ
释义:动循矩法 循:遵循;矩:规矩;法:法则,礼法。举动遵循规矩礼法。形容一举一动都符合道德规范。
出处:《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孝睦,动循矩法。"
24、砥砺廉隅 dǐ lì lián yú
释义:砥砺廉隅 见“砥厉廉隅”。
出处:宋·苏轼《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砺廉隅,有搢绅之风。”
25、砥砺琢磨 dǐ lì zhuó mó
释义:砥砺琢磨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出处:蔡东潘《民国通俗演义》第108回:“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凡兹再三申谕,固期有所鉴戒,勉为成材。其各砥砺琢磨,毋负谆谆告诫之意。”
26、笃信好学 dǔ xìn hào xué
释义:笃信好学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出处:《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27、超绝非凡 chāo jué fēi fán
释义:超绝非凡 智力或精神道德状况或力量超群或超过常人
28、道义之交 dào yì zhī jiāo
释义:道义之交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29、道存目击 dào cún mù jī
释义:道存目击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出处:庄周《庄子 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30、道德文章 dào dé wén zhāng
释义: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出处:宋·辛弃疾《渔家傲·为余伯熙察院寿》:“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
31、道高德重 dào gāo dé zhòng
释义: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出处: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32、风行草偃 fēng xíng cǎo yǎn
释义:风行草偃 行:过;吹过;偃:卧倒;倒伏。风吹过来;草就倒伏。比喻上面的意图传下来;下级一律绝对服从。也比喻人们顺从身边的形势而采取自己的行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3、高山景行 gāo shān jǐng xíng
释义:高山景行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4、高风伟节 gāo fēng wěi jié
释义:高风伟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清·汪琬《耒虞先生年谱后序》:“先生暮年虽复见扼于用事者,屏置海外以殁,而高风伟节讫今传述于吴越人士之口。”
35、冰壸秋月 bīng kǔn qiū yuè
释义:冰壸秋月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出处: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36、包元履德 bāo yuán lǚ dé
释义:包元履德 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出处:《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37、砥砺德行 dǐ lì dé xíng
释义:砥砺德行 磨炼品德行为。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奋发向上。
38、大人无己 dà rén wú jǐ
释义:大人无己 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出处:《庄子·秋水》:"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39、德被四方 dé bèi sì fāng
释义:德被四方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40、大德必寿 dà dé bì shòu
释义:大德必寿 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出处:《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