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毒字成语大全(包含毒字的成语_包含毒字的四字词语):莫余毒也,不毒不发,五毒俱全,人莫予毒,以毒攻毒,何其毒也,刮骨去毒,厚味腊毒,含荼茹毒,宴安鸠毒,宴安鸩毒,屠毒笔墨,心狠手毒,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无毒不丈夫,晏安鸩毒,毒手尊拳,毒泷恶雾,毒药苦口,毒蛇猛兽,毒赋剩敛,毒魔狠怪,燕安鸩毒,狼猛蜂毒,荼毒生民,荼毒生灵,莫予毒也,虎毒不食儿,蜂虿有毒,赤口毒舌,阳解阴毒,阴险歹毒,毒燎虐焰,香风毒雾,毒手尊前,燕安酖毒,刮骨疗毒,楚毒备至,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宴安酖毒。
1、莫余毒也 mò yú dú yě
释义:莫余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2、不毒不发 bù dú bù fā
释义:不毒不发 不受凌辱就不能发奋图强
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你丈人搬调你浑家,故意的索休索离,大雪里赶你出去,男子汉不毒不发。”
3、五毒俱全 wǔ dú jù quán
释义:五毒俱全 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
出处:王朔《过把瘾就死》:“本来是掏个钱包进了监狱,出来就五毒俱全了。”
4、人莫予毒 rén mò yú dú
释义:人莫予毒 莫:没有。予:我。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样。形容骄傲自大。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5、以毒攻毒 yǐ dú gōng dú
释义:以毒攻毒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出处: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6、何其毒也 hé qí dú yě
释义:何其毒也 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7、刮骨去毒 guā gǔ qù dú
释义:刮骨去毒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8、厚味腊毒 hòu wèi là dú
释义:厚味腊毒 谓味美者毒烈。
出处:《国语·周语下》:“高位寔疾颠,厚味寔腊毒。”韦昭注:“厚味,喻重禄也。腊,亟也,读若‘广’。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
9、含荼茹毒 hán tú rú dú
释义:含荼茹毒 荼:苦菜;茹:吃。比喻历尽辛苦
出处:明·张居正《答松谷陈相公书》:“不肖自罹大敌,求归未得,含荼茹毒,蒙垢忍辱,须发磻然,已具有足老状矣。”
10、宴安鸠毒 yàn ān zhèn dú
释义:宴安鸠毒 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鸠毒,不可怀也。”
11、宴安鸩毒 yàn ān zhèn dú
释义:宴安鸩毒 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出处:《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杜预注:“以宴安比之鸩毒。”
12、屠毒笔墨 tú dú bǐ mò
释义:屠毒笔墨 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
13、心狠手毒 xīn hěn shǒu dú
释义:心狠手毒 犹言心狠手辣。
出处:廖承志《教诲铭心头,恩情重如山》:“我怕会给周总理带来麻烦,因为张国焘是个心狠手毒的家伙。”
14、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hèn xiǎo fēi jūn zǐ,wú dú bù zhàng fū
释义: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对仇敌要痛恨,打击要坚决彻底。指坏人心狠手辣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叵奈杨景无礼。”
15、无毒不丈夫 wú dú bù zhàng fū
释义:无毒不丈夫 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你不辩贤愚,无毒不丈夫。”
16、晏安鸩毒 yàn ān zhèn dú
释义:晏安鸩毒 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17、毒手尊拳 dú shǒu zūn quán
释义:毒手尊拳 毒手:凶狠的殴打。泛指无情的打击。
出处:《旧五代史 唐书 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
18、毒泷恶雾 dú lóng è wù
释义:毒泷恶雾 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出处:郑泽《登楼叹》诗:“毒泷恶雾纷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19、毒药苦口 dú yào kǔ kǒu
释义:毒药苦口 毒药:攻毒的药物。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20、毒蛇猛兽 dú shé měng shòu
释义:毒蛇猛兽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21、毒赋剩敛 dú fù shèng liǎn
释义:毒赋剩敛 横征暴敛。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八:“当毒赋剩敛鞭箠马牛其人之日,一漕夔,再漕潼,川民独晏然倚以朝夕也。”
22、毒魔狠怪 dú mó hěn guài
释义:毒魔狠怪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出处:《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23、燕安鸩毒 yàn ān zhèn dú
释义:燕安鸩毒 见“燕安酖毒”。
出处:宋·朱熹《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张公行状》下:“今不幸建康则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业不可成,且秦桧二十年在临安为燕安鸩毒之计,岂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图。”
24、狼猛蜂毒 láng měng fēng dú
释义:狼猛蜂毒 形容人凶狠毒辣。
出处:《南齐书·王融传》:“夫虏人面兽心,狼猛蜂毒,暴悖天经,亏违地义。”
25、荼毒生民 tú dú shēng mín
释义:荼毒生民 荼毒:毒害,残害。指残害人民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
26、荼毒生灵 tú dú shēng líng
释义:荼毒生灵 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出处: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德祐表诏》:“庶免大军前去,荼毒生灵。”
27、莫予毒也 mò yú dú yě
释义:莫予毒也 莫:没有谁;予:我;毒:危害;也:语助词。没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为所欲为了。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28、虎毒不食儿 hǔ dú bù shí ér
释义:虎毒不食儿 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3回:“自古虎毒不食儿,如今朝廷失政,大变伦常,各处荒乱,刀兵四起,天将不祥,祸乱已现。”
29、蜂虿有毒 fēng chài yǒu dú
释义:蜂虿有毒 比喻恶物虽小,但能害人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30、赤口毒舌 chì kǒu dú shé
释义:赤口毒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31、阳解阴毒 yáng jiě yīn dú
释义:阳解阴毒 谓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出处:明·李贽《答来书》:“盖彼皆君子路上人,决无有匿怨友人,阳解阴毒之事。”
32、阴险歹毒 yīn xiǎn dǎi dú
释义:阴险歹毒 指人心黑手辣
33、毒燎虐焰 dú liáo nüè yàn
释义:毒燎虐焰 毒:恶毒的;燎:火烧;虐:凶残的;焰:火焰。恶毒的大火燃烧,凶残的火焰肆虐。形容凶猛狠暴虐的恶势力。
出处:唐·柳宗元《贞符》:"爨以毒燎,煽以虐焰。"
34、香风毒雾 xiāng fēng dú wù
释义:香风毒雾 比喻腐蚀人的思想、消磨人的意志的奢侈庸俗的生活方式。
35、毒手尊前 dú shǒu zūn qián
释义:毒手尊前 泛指无情的打击。
出处:《新五代史·唐臣传·李袭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村。"
36、燕安酖毒 yàn ān dān dú
释义:燕安酖毒 指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
37、刮骨疗毒 gua gu liao du
释义:刮骨疗毒 三国蜀将关羽左臂为流矢所中,镞之毒入于骨,医者为其破臂刮骨去毒。事见《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后称为“刮骨疗毒”。
38、楚毒备至 chǔ dú bèi zhì
释义:楚毒备至 楚毒:古代炮硌之刑;备:尽,全。指使用各种刑罚。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胤传》:"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
39、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liàng xiǎo fēi jūn zǐ,wú dú bù zhàng fū
释义: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量:气量。气量小不是有才德的人。对仇敌打击不彻底算不得有作为的男人。
40、宴安酖毒 yàn ān dān dú
释义:宴安酖毒 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宴安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