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什么心什么成语四年级(胆什么心什么的成语):胆怯心虚,丢魂丧胆,凤毛鸡胆,剑胆琴心,剖心析肝,剖心析胆,剖胆倾心,合胆同心,吊胆惊心,吊胆提心,后顾之忧,呕心吐胆,开口见胆,开心见胆,开心见诚,惊心吊胆,惊心悼胆,惊心掉胆,惊心破胆,惊心裂胆,抠心挖胆,披沥肝胆,披肝沥胆,放心托胆,明目张胆,毫无顾虑,浑身是胆,琴心剑胆,瞋目张胆,破胆寒心,胆大心粗,胆大心细,胆大心雄,胆惊心战,胆惊心颤,胆颤心寒,能文能武,赤胆忠心,赤诚相待,胆丧心惊。
1、胆怯心虚 dǎn qiè xīn xū
释义:胆怯心虚 形容理亏气馁,胆小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无奈人家的词严义正,自己胆怯心虚,只得陪着笑脸儿。"
2、丢魂丧胆 diu1 hún sàng dǎn
释义:丢魂丧胆 形容非常惊慌。
出处:张希平《雁翎队》:“伪军见我们登上船,吓得丢魂丧胆。”
3、凤毛鸡胆 fèng máo jī dǎn
释义:凤毛鸡胆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4、剑胆琴心 jiàn dǎn qín xīn
释义:剑胆琴心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5、剖心析肝 pōu xīn xī gān
释义:剖心析肝 亦作“剖心坼肝”。形容掬诚相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6、剖心析胆 pōu xīn xī dǎn
释义:剖心析胆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出处:宋·司马光《辞修起居第三状》:“且臣前后所陈,剖心析胆,莫非恳到,而朝廷弃置其言,曾不之省,是不以情实待臣也。”
7、剖胆倾心 pōu dǎn qīng xīn
释义:剖胆倾心 剖:破开。比喻竭尽忠诚或开诚相见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直请到内衙床前,欢然谈笑,说着民风、土俗、钱粮、政务,无一不剖胆倾心,津津不已。”
8、合胆同心 hé dǎn tóng xīn
释义:合胆同心 犹言同心同德。
出处:天地会《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9、吊胆惊心 diào dǎn jīng xīn
释义:吊胆惊心 犹言吊胆提心。
出处:《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10、吊胆提心 diào dǎn tí xīn
释义: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11、后顾之忧 hòu gù zhī yōu
释义:后顾之忧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将来的忧患。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李沖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
12、呕心吐胆 ǒu xīn tǔ dǎn
释义:呕心吐胆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13、开口见胆 kāi kǒu jiàn dǎn
释义:开口见胆 见“开口见心”。
出处: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14、开心见胆 kāi xīn jiàn dǎn
释义:开心见胆 见“开心见诚”。
出处:沙汀《困兽记》:“由于眼前田畴对于孟瑜表示出来的爱情,尤其是他那种开心见胆的热忱。”
15、开心见诚 kāi xīn jiàn chéng
释义:开心见诚 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16、惊心吊胆 jīng xīn diào dǎn
释义:惊心吊胆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17、惊心悼胆 jīng xīn dào dǎn
释义: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出处: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18、惊心掉胆 jīng xīn diào dǎn
释义:惊心掉胆 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19、惊心破胆 jīng xīn pò dǎn
释义:惊心破胆 谓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也,必使是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20、惊心裂胆 jīng xīn liè dǎn
释义:惊心裂胆 见“惊心破胆”。
出处:茅盾《子夜》:“他来上海也已经有两三天了,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犹疑委屈,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
21、抠心挖胆 kōu xīn wā dǎn
释义:抠心挖胆 抠:挖。把心胆都挖出来。形容待人诚心诚意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四回:“罪过!罪过!照这种抠心挖胆的待你,不想出在堂名中人。”
22、披沥肝胆 pī lì gān dǎn
释义:披沥肝胆 见“披肝沥胆”。
出处: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23、披肝沥胆 pī gān lì dǎn
释义:披肝沥胆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24、放心托胆 fàng xīn tuō dǎn
释义:放心托胆 形容毫无顾虑。
出处:《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25、明目张胆 míng mù zhāng dǎn
释义:明目张胆 张胆:放大胆量。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肆。
出处:《晋书 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26、毫无顾虑 háo wú gù lǜ
释义:毫无顾虑 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出处: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使我们的红军毫无顾虑地在将来顺利的条件下去打南昌,打九江。”
27、浑身是胆 hún shēn shì dǎn
释义:浑身是胆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28、琴心剑胆 qín xīn jiàn dǎn
释义:琴心剑胆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元 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29、瞋目张胆 chēn mù zhāng dǎn
释义:瞋目张胆 瞋目:瞪大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形容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无所顾忌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30、破胆寒心 pò dǎn hán xīn
释义:破胆寒心 犹胆颤心惊。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臣永所以破胆寒心,豫言之累年。”
31、胆大心粗 dǎn dā xīn cū
释义:胆大心粗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32、胆大心细 dǎn dà xīn xì
释义: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33、胆大心雄 dǎn dà xīn xióng
释义:胆大心雄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出处: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34、胆惊心战 dǎn jīng xīn zhàn
释义:胆惊心战 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明·陆采《怀香记·索香看墙》:“可怜平地风波变,天那好苦,霎时间胆惊心战。”
35、胆惊心颤 dǎn jīng xīn chàn
释义:胆惊心颤 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金·王吉昌《永遇乐》词:“知剑刚锋,百魔剿退,胆惊心颤。”
36、胆颤心寒 dǎn chàn xīn hán
释义:胆颤心寒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37、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释义: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38、赤胆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释义:赤胆忠心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39、赤诚相待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释义:赤诚相待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40、胆丧心惊 dǎn sàng xīn jīng
释义:胆丧心惊 形容内心盐分惊慌恐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