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重点的成语有哪些(形容重点要突出的成语):不言而谕,丹青不渝,举要删芜,兹事体大,击中要害,切中要害,劣迹昭著,动中肯綮,堂堂正正,奋不顾身,始终不渝,德高望重,忠心耿耿,执法如山,拾金不昧,持之以恒,擒贼先擒王,正直无私,深明大义,清清楚楚,班班可考,皎如日星,秉要执本,秉轴持钧,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见义勇为,视死如归,锲而不舍,高瞻远瞩,鹤立鸡群,默默无闻。
1、不言而谕 bù yán ér yù
释义:不言而谕 言:解释,说明。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显
出处:宋 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
2、丹青不渝 dān qīng bù yú
释义:丹青不渝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3、举要删芜 jǔ yào shān wú
释义:举要删芜 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岑文本谓人曰:‘吾见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4、兹事体大 zī shì tǐ dà
释义:兹事体大 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出处:东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5、击中要害 jī zhòng yào hài
释义:击中要害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出处:《后汉书 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6、切中要害 qiē zhōng yào hài
释义:切中要害 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出处: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7、劣迹昭著 liè jì zhāo zhù
释义:劣迹昭著 劣:恶劣;昭著:明显。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出处: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8、动中肯綮 dòng zhòng kěn qìng
释义:动中肯綮 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9、堂堂正正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释义:堂堂正正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10、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1、始终不渝 shǐ zhōng bù yú
释义:始终不渝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12、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德高望重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13、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释义:忠心耿耿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14、执法如山 zhí fǎ rú shān
释义:执法如山 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形容执法严厉。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15、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释义:拾金不昧 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16、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17、擒贼先擒王 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释义:擒贼先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8、正直无私 zhèng zhí wú sī
释义:正直无私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19、深明大义 shēn míng dà yì
释义:深明大义 谓识大体,顾大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只是要娶到家来作个媳妇,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20、清清楚楚 qīng qīng chǔ chǔ
释义: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21、班班可考 bān bān kě kǎo
释义:班班可考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出处:宋 陈亮《与韩无咎尚书》:“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22、皎如日星 jiǎo rú rì xīng
释义:皎如日星 皎:洁折光亮。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形容十分明显。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第五卷:“春秋大义数十,皎如日星,不容遗忘。”
23、秉要执本 bǐng yào zhí běn
释义: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24、秉轴持钧 bǐng zhóu chí jūn
释义:秉轴持钧 秉:执持;轴:中心,枢纽;持:握;钧:古代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官居要职,执掌政权或处于中心或关键位置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
25、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释义:舍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26、舍生忘死 shě shēng wàng sǐ
释义:舍生忘死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27、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释义:见义勇为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28、视死如归 shì sǐ rú guī
释义: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29、锲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释义:锲而不舍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高瞻远瞩 gāo zhān yuǎn zhǔ
释义:高瞻远瞩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31、鹤立鸡群 hè lì jī qūn
释义:鹤立鸡群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32、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