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罔字成语大全四个字(包含罔字的成语_包含罔字的四字词语):名垂罔极,惛惛罔罔,动罔不吉,学而不思则罔,昊天罔极,极天罔地,欺上罔下,欺世罔俗,欺主罔上,欺公罔法,欺君罔上,欺天罔人,欺天罔地,欺罔视听,罔上虐下,罔水行舟,罔知所措,置若罔闻,胁从罔治,营私罔利,螭魅罔两,诞罔不经,附上罔下,附下罔上,魑魅罔两,协私罔上,罔极之恩,罔所顾忌,罔极之哀,皡天罔极,罔有孑遗。
1、名垂罔极 míng chuí wǎng jí
释义:名垂罔极 罔极:没有极限,极为久远。名声流传的极为久远。
出处:汉·王逸《楚辞章句·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2、惛惛罔罔 hūn hūn wǎng wǎng
释义:惛惛罔罔 亦作“惽惽罔罔”。犹言昏昏沉沉。昏乱无知的样子。 明 归有光 《碧岩戴翁七十寿序》:“百年之内,惽惽罔罔,而又何知哉。”
3、动罔不吉 dòng wǎng bù jí
释义:动罔不吉 罔:无;吉:吉利。所作所为没有不吉利的。形容非常顺利。
出处:《尚书·咸有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4、学而不思则罔 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释义:学而不思则罔 罔:同“惘”,迷惑。只读书而不肯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昊天罔极 hào tiān wǎng jí
释义:昊天罔极 苍天广大无边。比喻恩情深厚广大;要报答而无可报答。
出处:《诗经 小雅 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6、极天罔地 jí tiān wǎng dì
释义:极天罔地 谓遍天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一回:“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
7、欺上罔下 qī shàng wǎng xià
释义:欺上罔下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8、欺世罔俗 qī shì wǎng sú
释义:欺世罔俗 罔:欺骗。欺骗世人,蒙骗流俗
出处:汉·张衡《请禁绝图箴疏》:“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睐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
9、欺主罔上 qī zhǔ wǎng shàng
释义:欺主罔上 罔:蒙骗。欺骗蒙蔽君主
出处:南朝·齐·沈冲《奏劾江谧》:“谓贩鬻威权,奸自不露,欺主罔上,好议可掩。”
10、欺公罔法 qī gōng wǎng fǎ
释义:欺公罔法 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那太守就大怒道:‘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11、欺君罔上 qī jūn wǎng shàng
释义:欺君罔上 欺骗蒙蔽君主。
出处:元 杨朝英《叨叨令 叹世》曲:“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
12、欺天罔人 qī tiān wǎng rén
释义:欺天罔人 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
出处: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
13、欺天罔地 qī tiān wǎng dì
释义:欺天罔地 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14、欺罔视听 qī wǎng shì tīng
释义:欺罔视听 罔:蒙骗。欺骗人们的耳目
出处:《南史·朱异传》:“贪财冒贿,欺罔视听。”
15、罔上虐下 wǎng shàng nüè xià
释义:罔上虐下 罔:欺骗;虐:侵害。指瞒上欺下
出处:明·宋濂《元史·耶律楚材传》:“此贪利之徒,罔上虐下,为害甚大。”
16、罔水行舟 wǎng shuǐ xíng zhōu
释义:罔水行舟 罔:没有。没有水在陆地上行船。比喻行为违背常理
出处: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灵渠》:“窃叹始皇之猜忍,其余威能罔水行舟。”
17、罔知所措 wǎng zhī suǒ cuò
释义:罔知所措 罔:不。知:知道。措:安置、处置。不知道怎幺处理好。多指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无法应付。亦作“罔知所厝”。
出处: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
18、置若罔闻 zhì ruò wǎng wén
释义:置若罔闻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19、胁从罔治 xié cóng wǎng zhì
释义:胁从罔治 罔治:不治罪。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可以不予处治
出处:《尚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20、营私罔利 yíng sī wǎng lì
释义:营私罔利 谓谋求私利。
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大臣既以身许国,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不当计一身之利害,营私罔利,固不可也。”
21、螭魅罔两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螭魅罔两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22、诞罔不经 dàn wǎng bù jīng
释义:诞罔不经 见“诞妄不经”。
出处:《扫迷帚》第九回:“辟辟实实,由光明正大一路去,把一切诞罔不经之事,付诸一笑,那就不负我今日一番饶舌了。”
23、附上罔下 fù shàng wǎng xià
释义:附上罔下 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骗;下:臣下。亲附君王,欺骗臣下。
出处:汉·刘向《说苑·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24、附下罔上 fù xià wǎng shàng
释义:附下罔上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出处:《汉书·武帝纪》:“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置业恶也。”
25、魑魅罔两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魑魅罔两 见“魑魅魍魉”。
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余此物名为匕首,其利难俦,水断虬龙,陆斩虎兕,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26、协私罔上 xié sī wǎng shàng
释义:协私罔上 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27、罔极之恩 wǎng jí zhī ēn
释义:罔极之恩 罔:无,没有;极:尽头。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无穷无尽的恩德。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缅维罔极之恩,思崇永
28、罔所顾忌 wǎng suǒ gù jì
释义:罔所顾忌 罔:无,没有;顾:顾虑;忌:忌惮。没有什么顾虑、畏惧。
出处:《宋书·刘湛传》:"自迩以来,凌纵滋甚,悖言怼容,罔所顾忌,险谋潜计,睥睨两宫。"
29、罔极之哀 wǎng jí zhī āi
释义:罔极之哀 罔:无,没有;极:尽头;哀:悲哀。哀伤以了极点,没有更悲哀的了。指失去父母的悲哀。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
30、皡天罔极 hào tiān wǎng jí
释义:皡天罔极 亦作“皞天罔极”。谓父母尊长养育的恩德深广。《汉书·郑崇传》:“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礼,至於成人,惠泽茂焉。‘欲报之德,皞天罔极。’” 颜师古 注:“《诗·小雅·蓼莪》之篇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
31、罔有孑遗 wǎng yǒu jié yí
释义:罔有孑遗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然皆伏鈇婴钺,首腰分离,云散原燎,罔有孑遗。”
出处: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 ★明·张岱《钱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