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哭泣的四字成语(形容哭泣的四字成语):号啕大哭,哭哭啼啼,哭天抹泪,哭笑不得,声泪俱下,大放悲声,如泣如诉,抽抽噎噎,抽抽搭搭,昼吟宵哭,梨花带雨,椎心饮泣,死去活来,泣下沾襟,泣不可仰,泣不成声,涕泗滂沱,牛衣对泣,痛哭流涕,行号卧泣,行号巷哭,见哭兴悲,鬼哭神嚎,涕泗流涟。
- 1、号啕大哭 háo táo dà kū - 释义:号啕大哭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 出处:《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 2、哭哭啼啼 kū kū tí tí - 释义:哭哭啼啼 不停的哭泣。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 3、哭天抹泪 kū tiān mǒ lèi - 释义:哭天抹泪 形容哭哭啼啼。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 
- 4、哭笑不得 kū xiào bù dé - 释义:哭笑不得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 出处: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 5、声泪俱下 shēng lèi jù xià - 释义:声泪俱下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 出处:《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 6、大放悲声 dà fàng bēi shēng - 释义:大放悲声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 7、如泣如诉 rú qì rú sù - 释义:如泣如诉 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 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8、抽抽噎噎 chōu chōu yē yē - 释义:抽抽噎噎 形容低声哭泣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 9、抽抽搭搭 chōu chōu dā dā - 释义:抽抽搭搭 形容抵声哭泣。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 10、昼吟宵哭 zhòu yín xiāo kū - 释义:昼吟宵哭 昼夜哀叹、哭泣。 -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棼冒勃苏]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 
- 11、梨花带雨 lí huā dài yǔ - 释义:梨花带雨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 出处:唐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12、椎心饮泣 zhuī xīn yǐn qì - 释义:椎心饮泣 犹言椎心泣血。 -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 13、死去活来 sǐ qù huó lái - 释义:死去活来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 14、泣下沾襟 qǐ xià zhān jīn - 释义:泣下沾襟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 出处:《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 15、泣不可仰 qì bù kě yǎng - 释义:泣不可仰 哭泣得抬不起头。形容极度悲伤。 - 出处:洪深《编剧二十八问》:“他把书记大骂一顿,责她多管闲事;她正在泣不可仰。” 
- 16、泣不成声 qì bù chéng shēng - 释义: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 17、涕泗滂沱 tì sì pāng tuó - 释义:涕泗滂沱 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泗:鼻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 出处:《诗经 陈风 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 18、牛衣对泣 niú yī duì qì - 释义:牛衣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 19、痛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 释义:痛哭流涕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 20、行号卧泣 xíng hào wò qì - 释义:行号卧泣 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 出处: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本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 
- 21、行号巷哭 háng háo xiàng kū - 释义:行号巷哭 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 出处: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 22、见哭兴悲 jiàn kū xīng bēi - 释义:见哭兴悲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 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侍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 23、鬼哭神嚎 guǐ kū shén háo - 释义:鬼哭神嚎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出处:《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吓还不算,还逼着人‘逃难’。弄得村上鸡飞狗跳,鬼哭神嚎。” 
- 24、涕泗流涟 tì sì liú lián - 释义:涕泗流涟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