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故事(形容古代爱读书的成语):不知肉味,傲贤慢士,几次三番,分秒必争,刺股悬梁,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览群书,含英咀华,坚持不懈,将勤补拙,屏气凝神,布衣韦带,废书而叹,废寝忘食,才高八斗,持之以恒,攻苦食淡,春诵夏弦,暗室求物,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浮光掠影,滚瓜烂熟,焚膏继晷,画荻教子,穿壁引光,笃信好学,笃学好古,笃实好学,箪食瓢饮,精卫填海,腹载五车,艰苦奋斗,读书三余,读书得间,闭户读书,鞭驽策蹇,鸡鸣而起,刺股读书。
1、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
释义: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傲贤慢士 ào xián màn shì
释义: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3、几次三番 jǐ cì sān fān
释义:几次三番 三:一方面表示“多”;另一方面又是最少的多数;还可以作“几”解;番:遍数。好几次;或一次又一次。
出处:鲁迅《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4、分秒必争 fēn miǎo bì zhēng
释义:分秒必争 一分一秒的时间都要争夺过来。形容做事的时间抓得很紧。
出处: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5、刺股悬梁 cì gǔ xuán liáng
释义:刺股悬梁 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6、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7、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8、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览群书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9、含英咀华 hán yīng jǔ huá
释义:含英咀华 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欣赏和领会诗文的精华;也比喻诗文字画等富有精华。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沈浸醲郁,含英咀华。”
10、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1、将勤补拙 jiāng qín bǔ zhuō
释义:将勤补拙 以勤奋弥补笨拙。
出处: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12、屏气凝神 bǐng qì níngshén
释义:屏气凝神 屏气:抑制呼吸;凝神:凝聚精神。忍住呼吸;聚精会神。
出处: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13、布衣韦带 bù yī wéi dài
释义: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绝息。”
14、废书而叹 fèi shū ér tàn
释义: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15、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6、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17、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18、攻苦食淡 gōng kǔ shí dàn
释义:攻苦食淡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19、春诵夏弦 chūn sòng xià xián
释义: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20、暗室求物 àn shì qiú wù
释义: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出处:《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如暗室求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
21、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释义: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2、浩如烟海 hào rú yān hǎi
释义:浩如烟海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出处:宋 司马光《进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23、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释义:浮光掠影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出处: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24、滚瓜烂熟 gǔn guā làn shú
释义:滚瓜烂熟 滚圆的瓜熟透了。形容朗读和背诵非常流利纯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25、焚膏继晷 fén gāo jì guǐ
释义:焚膏继晷 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焚:烧;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26、画荻教子 huà dí jiào zǐ
释义: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27、穿壁引光 chuān bì yǐn guāng
释义: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8、笃信好学 dǔ xìn hào xué
释义:笃信好学 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出处:《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29、笃学好古 dǔ xué hào gǔ
释义: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30、笃实好学 dǔ shí hào xué
释义:笃实好学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出处:《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31、箪食瓢饮 dān shí piáo yǐn
释义:箪食瓢饮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指贫苦的生活。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2、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精卫填海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33、腹载五车 fù zài wǔ chē
释义: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34、艰苦奋斗 jiān kǔ fèn dòu
释义:艰苦奋斗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35、读书三余 dú shū sān yú
释义: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36、读书得间 dú shū dé jiàn
释义: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37、闭户读书 bì hù dú shū
释义: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隋书 卢思道传》:“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才子。”
38、鞭驽策蹇 biān nú cè jiǎn
释义:鞭驽策蹇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
出处:明 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39、鸡鸣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释义:鸡鸣而起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40、刺股读书 cì gǔ dú shū
释义: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