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嘴巴翘起来的词(形容翘嘴的成语大全):奇装异服,巧上加巧,巧不可阶,巧伪趋利,巧作名目,巧发奇中,巧取豪夺,巧同造化,巧夺天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妙绝伦,巧立名目,巧立名色,巧舌如簧,巧言令色,巧言偏辞,巧言利口,巧诈不如拙诚,心领神会,无米之炊,能说会道,花言巧语,巧言不如直道,巧捷万端,巧思成文,巧言如流。
1、奇装异服 qí zhuāng yì fú
释义:奇装异服 式样奇怪而异于时尚的服饰。
出处:战国 屈原《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2、巧上加巧 qiǎo shàng jiā qiǎo
3、巧不可阶 qiǎo bù kě jiē
释义:巧不可阶 阶:台阶,引伸为赶上。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出处:南朝 梁 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谢故巧不可阶,裴亦质不宜慕。”
4、巧伪趋利 qiǎo wěi qū lì
释义:巧伪趋利 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出处:《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5、巧作名目 qiǎo zuò míng mù
释义:巧作名目 巧立名目。
出处:宋·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今来计会六色人户故免役钱,正与添钱无异,虽巧作名目,其实一般。”
6、巧发奇中 qiǎo fā qí zhòng
释义:巧发奇中 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7、巧取豪夺 qiǎo qǔ háo duó
释义:巧取豪夺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出处: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8、巧同造化 qiǎo tóng zào huà
释义:巧同造化 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出处:《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9、巧夺天工 qiǎo duó tiān gōng
释义:巧夺天工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出处: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1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释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巧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什么也干不出来。
出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11、巧妙绝伦 qiǎo miào jué lún
释义:巧妙绝伦 伦:类,辈;绝伦:独一无二。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出处:茅以升《中国石拱桥》:“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12、巧立名目 qiǎo lì míng mù
释义:巧立名目 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出处: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13、巧立名色 qiǎo lì míng sè
释义:巧立名色 见“巧立名目”。
出处:明·李贽《三大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魍魉僧巧立名色,诳人钱财也。”
14、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释义:巧舌如簧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15、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sè
释义:巧言令色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16、巧言偏辞 qiǎo yán piān cí
释义:巧言偏辞 巧言:浮华不实的话;偏辞:便巧的话。指花言巧语。
出处:《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17、巧言利口 qiǎo yán lì kǒu
释义:巧言利口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出处: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18、巧诈不如拙诚 qiǎo zhà bù rú zhuō chéng
释义:巧诈不如拙诚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19、心领神会 xīn lǐng shén huì
释义:心领神会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
出处: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20、无米之炊 wú mǐ zhī chuī
释义:无米之炊 炊:做饭。没有米就做不出饭来。比喻办事缺乏最必要的条件。
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虽以尊阃贤能,能为无米之炊,而剜肉补疮,将火炙穴。”
21、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释义:能说会道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22、花言巧语 huā yán qiǎo yǔ
释义: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23、巧言不如直道 qiǎo yán bù rú zhí dào
释义:巧言不如直道 巧言:好听而虚伪的话。比喻假言假语不如有话直说。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又费我半盆水一锭皂角,巧言不如直道,我谢你个达磨俫把衣钵亲交。"
24、巧捷万端 qiǎo jié wàn duān
释义:巧捷万端 巧捷:机灵敏捷。万端:变化极多。机灵敏捷,变化多端。形容动作或思维机敏,变化极多。
出处:《淮南子·俶真训》:"置猨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三国·魏·曹植《名者篇》:"连翩击鞠壤,朽捷惟万端。"
25、巧思成文 qiǎo sī chéng wén
释义:巧思成文 巧思:灵活、精巧而又高妙的构想、设计;成文:写成文章。用灵活精巧而高妙的构思,写成一部名作。
出处:唐·徐夤《咏帘》:"素节轻盈珠影匀,何人巧思间成文。"
26、巧言如流 qiǎo yán rú liú
释义:巧言如流 巧言:虚伪的好话。虚假惑人的言辞像流水一样畅通。
出处:《诗经·小雅·雨无正》:"巧言如流,俾躬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