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很合理的词语(形容合理存在的成语):不为已甚,不义之财,不习水土,不刊之论,不劳而获,不易之论,不服水土,不知深浅,不经之语,不经之谈,乘人之危,兵临城下,功同赏异,北辕适楚,城下之盟,大庭广众,大而无当,夫贵妻荣,好高骛远,寸长尺短,层出不穷,打抱不平,扞格不入,抱诚守真,持之有故,措置乖方,措置有方,方枘圆凿,春回大地,格格不入,海外奇谈,苟且偷生,诚心敬意,诚心正意,趁火打劫,道听途说,钩心斗角,陈规陋习,陈词滥调,风起云涌。
1、不为已甚 bù wéi yǐ shèn
释义:不为已甚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2、不义之财 bù yì zhī cái
释义:不义之财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3、不习水土 bù xí shuǐ tǔ
释义:不习水土 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4、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
释义:不刊之论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出处: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5、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释义:不劳而获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6、不易之论 bù yì zhī lùn
释义:不易之论 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7、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释义: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8、不知深浅 bù zhī shēn qiǎn
释义:不知深浅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9、不经之语 bù jīng zhī yǔ
释义:不经之语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10、不经之谈 bù jīng zhī tán
释义:不经之谈 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
出处:晋 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11、乘人之危 chéng rén zhī wēi
释义:乘人之危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12、兵临城下 bīng lín chéng xià
释义:兵临城下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13、功同赏异 gōng tóng shǎng yì
释义:功同赏异 功:功劳;赏:赏赐。指功劳相同而赏赐却不同
出处:汉·荀悦《汉纪·元帝纪》:“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14、北辕适楚 běi yuán shì chǔ
释义:北辕适楚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出处:汉 荀悦《申鉴 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15、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释义:城下之盟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16、大庭广众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释义:大庭广众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
出处: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17、大而无当 dà ér wú dàng
释义:大而无当 当:底、边际。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
出处: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18、夫贵妻荣 fū guì qī róng
释义:夫贵妻荣 见“夫荣妻贵”。
出处: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
19、好高骛远 hào gāo wù yuǎn
释义:好高骛远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处:《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20、寸长尺短 cùn cháng chǐ duǎn
释义:寸长尺短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出处: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1、层出不穷 céng chū bù qióng
释义:层出不穷 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天下之巧,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岂一端所可尽乎?”
22、打抱不平 dǎ bào bù píng
释义:打抱不平 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23、扞格不入 hàn gé bù rù
释义:扞格不入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24、抱诚守真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释义:抱诚守真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25、持之有故 chí zhī yǒu gù
释义:持之有故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出处: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26、措置乖方 cuò zhì guāi fāng
释义:措置乖方 措置:安排;方:条理;乖方;不合条理。处理安排不合理
出处:《清史稿·王茂荫传》:“其措置乖方,人言藉藉,而无敢为皇上言者,或虑无实据也。”
27、措置有方 cuò zhì yǒu fāng
释义:措置有方 措置:安排;方:条理。处理事务错落有致,井井有条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女子见他措置有方,只道投著好人,亦且此身无主,放心随他去。”
28、方枘圆凿 fāng ruì yuán záo
释义:方枘圆凿 枘:榫头;圆凿:圆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29、春回大地 chūn huí dà dì
释义:春回大地 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30、格格不入 gé gé bù rù
释义:格格不入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出处: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31、海外奇谈 hǎi wài qí tán
释义:海外奇谈 海外:指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山海经》中有部分内容记叙海外各国的异人怪物;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后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说法或外国的奇异小说。
出处:明 沈德符《野荻编补遗 台疏讥谑》:“宇淳批其牍尾曰:‘海外奇谈’。”
32、苟且偷生 gǒu qiě tōu shēng
释义:苟且偷生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出处: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33、诚心敬意 chéng xīn jìng yì
释义:诚心敬意 诚:真心实意。形容对人十分真诚有礼貌
出处: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诚心敬意亲呈进,俺那里知重知轻在您行。”
34、诚心正意 chéng xīn zhèng yì
释义:诚心正意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35、趁火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
释义:趁火打劫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出处: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36、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释义: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37、钩心斗角 gōu xīn dòu jiǎo
释义:钩心斗角 钩:牵结。心:宫室的中心。斗:结合。角:檐角。原指建筑结构的交错、精巧;后指各用心计;互相斗争。
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8、陈规陋习 chén guī lòu xí
释义:陈规陋习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39、陈词滥调 chén cí làn diào
释义:陈词滥调 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
出处:萧乾《老报人馀笔 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40、风起云涌 fēng qǐ yún yǒng
释义:风起云涌 涌:水腾跃。大风刮起来;乌云涌上来。比喻新生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雄伟壮观。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诸侯作难,风起云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