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哈哈哈大笑的成语(形容哈哈大笑相应的成语):不以为然,哄堂大笑,捧腹大笑,旁若无人,无拘无束,烘堂大笑,轰堂大笑,仰天大笑。
1、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2、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释义:哄堂大笑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出处: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3、捧腹大笑 pěng fù dà xiào
释义:捧腹大笑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4、旁若无人 páng ruò wú rén
释义:旁若无人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5、无拘无束 wú jū wú shù
释义:无拘无束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6、烘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释义:烘堂大笑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7、轰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释义:轰堂大笑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妇丫头们听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轰堂大笑起来。”
8、仰天大笑 yǎng tiān dà xiào
释义:仰天大笑 仰头朝天而大声地笑。多就对某件事不以为然而采取旁若无人的态度而言。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求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