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挫折的成语(形容受到挫折成语):不可动摇,不可收拾,不屈不挠,不拔之志,不败之地,久经考验,内外交困,后车之戒,坎坷不平,坚强不屈,坚韧不拔,墙倒众人推,富贵不能淫,屡战屡败,成败利钝,披荆斩棘,拉捭摧藏,排除万难,暴腮龙门,枯木再生,柳暗花明,毫不动摇,百折不回,看破红尘,穷困潦倒,穷鸟入怀,米珠薪桂,肝脑涂地,艰难困苦,落井下石,落花流水,裘弊金尽,贫贱不能移,超世之才,过河拆桥,颠沛流离,饱经忧患,饱经沧桑,饱经风雨,骑虎难下。
- 1、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 释义:不可动摇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 2、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 释义: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 3、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 4、不拔之志 bù bá zhī zhì - 释义: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出处:《南史·沈约传》:“执不拔之志,高卧东南。” 
- 5、不败之地 bù bài zhī dì - 释义:不败之地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 6、久经考验 jiǔ jīng kǎo yàn - 释义:久经考验 经过长久的考查验证 - 出处:邓小平《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斗争的实践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领导阶级。” 
- 7、内外交困 nèi wài jiāo kùn - 释义:内外交困 交:同时;一齐;困:陷在艰难困苦之中。内部、外部同时陷在艰难困苦之中。 - 出处: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 8、后车之戒 hòu chē zhī jiè - 释义:后车之戒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 出处: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下篇:“复辙在前,永作后车之戒。” 
- 9、坎坷不平 kǎn kě bù píng - 释义:坎坷不平 坎坷:土地、道路高高低低。道路高低不平。引申为前进道路上有很多困难。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岁南巢之歇坷兮,易豳、歧之夷平。” 
- 10、坚强不屈 jiān qiáng bù qū - 释义: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出处: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11、坚韧不拔 jiān rèn bù bá - 释义:坚韧不拔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 12、墙倒众人推 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 释义:墙倒众人推 墙已经倒了;大家还要再推一把。比喻当一个人失势时;大家都攻击他。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 
- 13、富贵不能淫 fù guì bù néng yín - 释义:富贵不能淫 富:有钱;贵:旧指官位高;淫:迷惑、诱使腐化堕落。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4、屡战屡败 lǚ zhàn lǜ bài - 释义:屡战屡败 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 出处:《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 15、成败利钝 chéng bài lì dùn - 释义:成败利钝 利:锋利;顺利;钝:不锋利;不顺利。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也作“成败得失”。 -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16、披荆斩棘 pī jīng zhǎnjí - 释义:披荆斩棘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17、拉捭摧藏 lā bǎi cuī cáng - 释义:拉捭摧藏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 出处: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 18、排除万难 pái chú wàn nán - 释义:排除万难 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 19、暴腮龙门 pù sāi lóng mén - 释义:暴腮龙门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 出处:《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 
- 20、枯木再生 kū mù zài shēng - 释义:枯木再生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 出处:宋 苏辙《陈汝义学士南京谢表》:“岂谓圣恩未弃,见桑榆,枯木再生,重沾雨露。” 
- 21、柳暗花明 liǔ àn huā míng - 释义:柳暗花明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 出处: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2、毫不动摇 háo bù dòng yáo - 释义:毫不动摇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 23、百折不回 bǎi zhé bù huí - 释义: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出处:《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 24、看破红尘 kàn pò hóng chén - 释义:看破红尘 红尘:佛家称人世间。看破人生事情;对一切持超脱态度。这是一种消极厌世态度。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看这话头,他明明看破红尘,贪图仙景,任俺寻找,总不出来。” 
- 25、穷困潦倒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释义:穷困潦倒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 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26、穷鸟入怀 qióng niǎo rù huái - 释义:穷鸟入怀 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 - 出处:晋 孙盛《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 
- 27、米珠薪桂 mǐ zhū xīn guì - 释义:米珠薪桂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 28、肝脑涂地 gān nǎo tú dì - 释义:肝脑涂地 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 
- 29、艰难困苦 jiān nán kùn kǔ - 释义:艰难困苦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 30、落井下石 luò jǐng xià shí - 释义:落井下石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 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31、落花流水 luò huā liú shuǐ - 释义:落花流水 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 - 出处: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 32、裘弊金尽 qiú bì jīn jìn - 释义:裘弊金尽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 33、贫贱不能移 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 释义:贫贱不能移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34、超世之才 chāo shì zhī cái - 释义:超世之才 有超越世人的才能,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出处: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35、过河拆桥 guò hé chāi qiáo - 释义: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 36、颠沛流离 diān pèi liú lí - 释义:颠沛流离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出处: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 37、饱经忧患 bǎo jīng yōu huàn - 释义:饱经忧患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 出处: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 38、饱经沧桑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释义:饱经沧桑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 出处: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 39、饱经风雨 bǎo jīng fēng yǔ - 释义:饱经风雨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 出处: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 40、骑虎难下 qí hǔ nán xià - 释义:骑虎难下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 出处:《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