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总结成语有哪些(形容总结的全面成语):事后诸葛亮,亡羊补牢,倒行逆施,前仆后继,前车之鉴,塞翁失马,失之东隅,子女玉帛,归根到底,归根结底,归根结柢,归根结蒂,总而言之,承前启后,收之桑榆,未雨绸缪,温故知新,稽古振今,简而言之,融会贯通,要而言之,要而论之,说长话短,长话短说,集思广益,统而言之,厚积薄发,一言穷理。
1、事后诸葛亮 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
释义:事后诸葛亮 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出去,郭忠还可以存在,因为引不起小岛的注意。”
2、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3、倒行逆施 dào xíng nì shī
释义:倒行逆施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4、前仆后继 qián pū hòu jì
释义: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处:唐 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5、前车之鉴 qián chē zhī jiàn
释义:前车之鉴 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
出处:汉 刘向《说苑 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6、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释义:塞翁失马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7、失之东隅 shī zhī dōng yú
释义:失之东隅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8、子女玉帛 zǐ nǚ yù bó
释义:子女玉帛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出处:《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9、归根到底 guī gēn dào dǐ
释义:归根到底 归结到根本上。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10、归根结底 guī gēn jié dǐ
释义:归根结底 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靠做。”
11、归根结柢 guī gēn jié dǐ
释义:归根结柢 归结到根本上。同“归根结蒂”。
出处: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12、归根结蒂 guī gēn jié dì
释义:归根结蒂 归结到根本上。蒂:花、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出处:清 张南庄《何典》:“引得酒鬼相打,搅出人性命来。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
13、总而言之 zǒng ér yán zhī
释义:总而言之 总括起来说(总:总括;归纳)。
出处:《周易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唐 孔颖达疏:“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14、承前启后 chéng qián qǐ hòu
释义: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15、收之桑榆 shōu zhī sāng yú
释义:收之桑榆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6、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未雨绸缪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7、温故知新 wēn gù zhī xīn
释义:温故知新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稽古振今 jī gǔ zhèn jīn
释义: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出处: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19、简而言之 jiǎn ér yán zhī
释义:简而言之 简括地说,长话短说
20、融会贯通 róng huì guàn tōng
释义: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21、要而言之 yào ér yán zhī
释义:要而言之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出处: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
22、要而论之 yào ér lùn zhī
释义:要而论之 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出处:《天讨 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要而论之,满人之人中国也,据其土地山河,窃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谓倒行逆施者矣。”
23、说长话短 shuō cháng huà duǎn
释义:说长话短 同“说长道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数里论黄雌陆贾,说长话短女随何。”
24、长话短说 cháng huà duǎn shuō
释义:长话短说 要说的话很多,一时不能说清,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六回:“长话短说,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
25、集思广益 jí sī guǎng yì
释义:集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26、统而言之 tǒng ér yán zhī
释义:统而言之 总的说起来。
出处:《魏书·李平传》:"皆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之。"
27、厚积薄发 hòu jī bó fā
释义:厚积薄发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28、一言穷理 yī yán qióng lǐ
释义:一言穷理 一言:一个字。用一个字就把事物的性状全表现出来。比喻以精炼的文字概括复杂的情状。也比喻论证精辟。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