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身材瘦的成语(形容很瘦的身材成语):亭亭玉立,哀毁骨立,大腹便便,弱不禁风,形槁心灰,形销骨立,柴毁灭性,柴毁骨立,玉减香销,瘦骨嶙峋,瘦骨嶙嶙,细高挑儿,肥头大耳,衣宽带松,革带移孔,香消玉减,骨瘦如柴,鸠形鹄面,鸡骨支床,瘦骨梭棱,瘦骨如柴。
- 1、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 释义:亭亭玉立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出处:《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 2、哀毁骨立 āi huǐ gǔ lì - 释义:哀毁骨立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3、大腹便便 dà fù pián pián - 释义:大腹便便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 4、弱不禁风 ruò bù jīn fēng - 释义:弱不禁风 旧时形容身体娇弱;连风吹都经受不起。现指人体质虚弱。 - 出处:唐 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 5、形槁心灰 xíng gǎo xīn huī - 释义:形槁心灰 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旧闻 席氏多贤》:“今生已被虏,人被杀,儿孤妇寡,饥寒交迫,形槁心灰,虽生亦犹死也。” 
- 6、形销骨立 xíng xiāo gǔ lì - 释义:形销骨立 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 7、柴毁灭性 chái huǐ miè xìng - 释义:柴毁灭性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 出处: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 
- 8、柴毁骨立 chái huǐ gǔ lì - 释义:柴毁骨立 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 出处:《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 9、玉减香销 yù jiǎn xiāng xiāo - 释义:玉减香销 喻美人的消瘦、萎靡。 - 出处:宋·张先《汉宫春》词:“玉减香销,被婵娟误我,临镜装慵。” 
- 10、瘦骨嶙峋 shòu gǔ lín xún - 释义:瘦骨嶙峋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 11、瘦骨嶙嶙 shòu gǔ lín lín - 释义:瘦骨嶙嶙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 
- 12、细高挑儿 xì gāo tiǎo ér - 释义:细高挑儿 形容身材又瘦又高 - 出处:老舍《广告》:“可是我生把我的脖子吊起来,以便成个细高挑儿,身长七尺有余,趁早不用费这个事。” 
- 13、肥头大耳 féi tóu dà ěr - 释义:肥头大耳 肥肥的头;硕大的耳。形容生活优裕;保养得好。旧时也指人长得福相。今多用于贬义。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 14、衣宽带松 yī kuān dài sōng - 释义:衣宽带松 形容人消瘦。 -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 15、革带移孔 gé dài yí kǒng - 释义:革带移孔 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 - 出处:《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 16、香消玉减 xiāng xiāo yù jiǎn - 释义:香消玉减 比喻美女日渐消瘦。 - 出处: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则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 
- 17、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 释义: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 出处: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 18、鸠形鹄面 jiū xíng hú miàn - 释义:鸠形鹄面 鸠:斑鸠;鹄:天鹅。像斑鸠的形体(腹部低陷;胸骨空出);像黄鹄的脸面(苍黄而瘦削)。形容身体瘦削;面容憔悴。 - 出处:清 黄景仁《尹六丈为我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弄君笔头随意之丹青,使我鸠形鹄面生光莹。” 
- 19、鸡骨支床 jī gǔ zhī chuáng - 释义:鸡骨支床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打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 20、瘦骨梭棱 shòu gǔ léng léng - 释义:瘦骨梭棱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他屋里的,瘦骨梭梭的,一天愁到黑,愁米、愁柴又愁盐。" 
- 21、瘦骨如柴 shòu gǔ rú chái - 释义:瘦骨如柴 形容消瘦到极点。 -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