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胆大勇敢的词语(形容大胆的成语勇气):一往无前,一往直前,一身都是胆,一马当先,不屈不挠,不避艰险,不顾一切,义无反顾,再接再厉,冲锋陷阵,前仆后继,前赴后继,勇冠三军,勇往直前,压倒一切,奋不顾身,奋勇向前,履险如夷,开路先锋,思前想后,急流勇进,所向披靡,揭竿而起,摩拳擦掌,无所畏惧,死而后已,浑身是胆,浩然正气,淋漓尽致,畏首畏尾,百折不回,胆大包天,胆大如斗,胆小如鼠,英勇顽强,见义勇为,身先士卒,锐不可当,马不停蹄,联合政府。
1、一往无前 yī wǎng wú qián
释义:一往无前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出处: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2、一往直前 yī wǎng zhí qián
释义:一往直前 见“一往无前”。
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3、一身都是胆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
释义:一身都是胆 极言胆大勇敢。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4、一马当先 yī mǎ dāng xiān
释义:一马当先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5、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6、不避艰险 bù bì jiān xiǎn
释义: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7、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8、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释义:义无反顾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9、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再接再厉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出处: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10、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11、前仆后继 qián pū hòu jì
释义: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处:唐 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12、前赴后继 qián fù hòu jì
释义:前赴后继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出处: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13、勇冠三军 yǒng guàn sān jūn
释义:勇冠三军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14、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释义: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15、压倒一切 yā dǎo yī qiè
释义:压倒一切 精神气度高高在上,把一切都比下去了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4年10月21日》:“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16、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7、奋勇向前 fèn yǒng xiàng qián
释义:奋勇向前 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18、履险如夷 lǚ xiǎn rú yí
释义:履险如夷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19、开路先锋 kāi lù xiān fēng
释义:开路先锋 原指军队中的先行分队;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行的大部队创造行军作战的条件。后泛指行动、事业的先行者、带头人。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20、思前想后 sī qián xiǎng hòu
释义:思前想后 前:原因。思思前头;想想后头。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2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
21、急流勇进 jí liú yǒng jìn
释义:急流勇进 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
出处:宋 邵伯温《邵氏见闻录》:“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22、所向披靡 suǒ xiàng pī mǐ
释义:所向披靡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处:《梁书 萧确传》:“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憚之。”
23、揭竿而起 jiē gān ér qǐ
释义:揭竿而起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4、摩拳擦掌 mó quán cā zhǎng
释义:摩拳擦掌 形容行动之前心情激动;情绪高昂;急不可待。
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但题起厮杀呵,摩拳擦掌。”
25、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26、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7、浑身是胆 hún shēn shì dǎn
释义:浑身是胆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出处: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28、浩然正气 hào rán zhèng qì
释义:浩然正气 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气概、精神。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出处:老舍《兔儿爷》:“抗战建国须凭真实本领与浩然正气,只能迎时当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汉奸,也是废物。”
29、淋漓尽致 lín lí jìn zhì
释义:淋漓尽致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出处: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30、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释义:畏首畏尾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31、百折不回 bǎi zhé bù huí
释义: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32、胆大包天 dǎn dà bāo tiān
释义:胆大包天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出处: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33、胆大如斗 dǎn dà rú dǒu
释义:胆大如斗 形容胆量极大。
出处:《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34、胆小如鼠 dǎn xiǎo rú shǔ
释义:胆小如鼠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35、英勇顽强 yīng yǒng wán qiáng
释义:英勇顽强 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
36、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释义:见义勇为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7、身先士卒 shēn xiān shì zú
释义:身先士卒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38、锐不可当 ruì bù kě dāng
释义:锐不可当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
39、马不停蹄 mǎ bù tíng tí
释义:马不停蹄 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出处: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40、联合政府 lián hé zhèng fǔ
释义:联合政府 (1).由各阶层、各党派或集团联合组成的政府。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 美 自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十三州皆与盟,创成联合政府。是时内政听其独立自治,其开战、讲和、通商诸大事,凡关于联邦公共安利者,皆联合政府主之。”(2).特指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