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活动热闹的四字词语(描写的活动时热闹场面的成语):东施效颦,出其不意,各种各样,呆若木鸡,坚壁清野,大气磅礴,宏伟壮观,宾客如云,川流不息,急管繁弦,打草惊蛇,挥汗如雨,接踵而至,接连不断,揭竿而起,攻其不备,欢声笑语,欢声雷动,欢天喜地,比肩继踵,沸沸扬扬,济济一堂,浩浩荡荡,火树银花,灯火辉煌,繁弦急管,红飞翠舞,花天锦地,花样翻新,花花世界,觥筹交错,赤膊上阵,车水马龙,车马骈阗,金碧辉煌,隔岸观火,风风火火,鼓乐喧天,鼓乐齐鸣,鼓吹喧阗。
1、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释义: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出其不意 chū qí bù yì
释义:出其不意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处: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3、各种各样 gè zhǒng gè yàng
释义:各种各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4、呆若木鸡 dāi ruò mù jī
释义:呆若木鸡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5、坚壁清野 jiān bì qīng yě
释义:坚壁清野 坚壁:加固营垒;清野:将四野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加固营垒;清理收藏财物。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敌军,将军攻之不拔,路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固耳。”
6、大气磅礴 dà qì páng bó
释义:大气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出处: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7、宏伟壮观 hóng wěi zhuàng guān
释义:宏伟壮观 壮观:雄伟的景象。形容景象、建筑雄伟
出处:肖兵《太行青松》:“在松柏映衬下,那盘绕在山腰的红旗渠更加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8、宾客如云 bīn kè rú yún
释义: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9、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释义: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10、急管繁弦 jí guǎn fán xián
释义:急管繁弦 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出处:唐 白居易《忆旧游》:“修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11、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打草惊蛇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出处: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12、挥汗如雨 huī hàn rú yǔ
释义:挥汗如雨 众人用手抹汗;挥洒的汗水像雨点一样。形容人多、拥挤。也形容因天热或劳动而出汗很多。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监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13、接踵而至 jiē zhǒng ér zhì
释义:接踵而至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14、接连不断 jiē lián bù duàn
释义:接连不断 连续不间断。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15、揭竿而起 jiē gān ér qǐ
释义:揭竿而起 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6、攻其不备 gōng qí bù bèi
释义:攻其不备 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其:他们。
出处: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17、欢声笑语 huān shēng xiào yǔ
释义:欢声笑语 欢乐的说笑声
18、欢声雷动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释义:欢声雷动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19、欢天喜地 huān tiān xǐ dì
释义: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0、比肩继踵 bǐ jiān jì zhǒng
释义:比肩继踵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21、沸沸扬扬 fèi fèi yáng yáng
释义:沸沸扬扬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掀动;升腾。开水翻滚;气泡升腾的样子。比喻人声喧扰、议论纷纷。形容熙来攘往;非常热闹的情景。
出处:《山海经 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22、济济一堂 jǐ jǐ yī táng
释义:济济一堂 济济:人多的样子;堂:大厅。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
出处:清 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23、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释义:浩浩荡荡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24、火树银花 huǒ shù yín huā
释义:火树银花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出处: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25、灯火辉煌 dēng huǒ huī huáng
释义:灯火辉煌 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26、繁弦急管 fán xián jí guǎn
释义:繁弦急管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出处:唐 钱起《玛瑙杯歌》:“繁弦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
27、红飞翠舞 hóng fēi cuì wǔ
释义:红飞翠舞 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
28、花天锦地 huā tiān jǐn dì
释义:花天锦地 形容繁华热闹。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行至长安,果然是花天锦地,比新丰市又不相同。”
29、花样翻新 huā yàng fān xīn
释义:花样翻新 从旧的式样中变化出新的花样来。
出处: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附录 姜葆初《用十五咸全韵》:“天吴柴凤绣垂缪,花样翻新新色嵌。”
30、花花世界 huā huā shì jiè
释义:花花世界 指热闹繁华的地方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泛指人世间。含贬义。
出处:宋 文及翁《贺新郎 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31、觥筹交错 gōng chóu jiāo cuò
释义:觥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2、赤膊上阵 chì bó shàng zhèn
释义:赤膊上阵 赤膊:光着上身;指不穿盔甲;阵:泛指战场。原指不穿盔甲;裸露上身;上阵作战。形容作战勇敢;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后比喻没有准备或毫无掩饰的从事。也作“赤体上阵”。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33、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释义: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4、车马骈阗 chē mǎ pián tián
释义:车马骈阗 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出处:唐 杨炯《晦日药园诗序》:“衣冠杂沓,出城阙面盘游;车马骈阗,俯河滨而帐饮。”
35、金碧辉煌 jīn bì huī huáng
释义:金碧辉煌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36、隔岸观火 gé àn guān huǒ
释义:隔岸观火 站在对岸观看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
出处:唐 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37、风风火火 fēng fēng huǒ huǒ
释义:风风火火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忽然老曹一头撞进来,忽闪忽闪眨着两只眼,风风火火地连叫:‘大队长,大队长!’”
38、鼓乐喧天 gǔ yuè xuān tiān
释义:鼓乐喧天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出处:《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39、鼓乐齐鸣 gǔ yuè qí míng
释义:鼓乐齐鸣 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出处: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40、鼓吹喧阗 gǔ chuí xuān tián
释义:鼓吹喧阗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