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很自卑的四字词语(形容孤单自卑的成语):不切实际,不知自爱,低三下四,低声下气,发扬光大,唉声叹气,妄自尊大,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无声无息,有凭有据,灰头土脸,珠玉在侧,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破除迷信,自以为是,自惭形秽,自愧不如,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自甘暴弃,自轻自贱,自高自大,自鸣得意,问心有愧,面有愧色。
- 1、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 2、不知自爱 bù zhī zì ài - 释义:不知自爱 不知道爱惜自己 
- 3、低三下四 dī sān xià sì - 释义:低三下四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 4、低声下气 dī shēng xià qì - 释义:低声下气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 5、发扬光大 fā yáng guāng dà - 释义:发扬光大 光大:使显赫盛大。使好的优秀的事物现象不断发展;从而更加完善、提高。 - 出处:宋 黄榦《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 
- 6、唉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 释义:唉声叹气 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 7、妄自尊大 wàng zì zūn dà - 释义:妄自尊大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8、妄自菲薄 wàng zì fěi bó - 释义: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 -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9、引喻失义 yǐn yù shī yì - 释义:引喻失义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 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10、无声无息 wú shēng wú xī - 释义:无声无息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出处: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 11、有凭有据 yǒu píng yǒu jù - 释义:有凭有据 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 12、灰头土脸 huī tóu tǔ liǎn - 释义:灰头土脸 谓面容污秽。 -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 13、珠玉在侧 zhū yù zài cè - 释义:珠玉在侧 比喻有容貌、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侧:一旁;珠玉:珍珠美玉;借指仪态华贵的人。 - 出处:《晋书 卫玠传》:“玠风神秀异,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每见玠辄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 14、目中无人 mù zhōng wú rén - 释义:目中无人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 出处:《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 15、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 释义:目空一切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 16、破除迷信 pò chú mí xìn - 释义:破除迷信 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 出处: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 
- 17、自以为是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自以为是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18、自惭形秽 zì cán xíng huì - 释义:自惭形秽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 19、自愧不如 zì kuì bù rú - 释义:自愧不如 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 - 出处: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 20、自暴自弃 zì bào zì qì - 释义:自暴自弃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21、自甘堕落 zì gān duò luò - 释义:自甘堕落 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 22、自甘暴弃 zì gān bào qì - 释义:自甘暴弃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 出处:章炳麟《演说录》:“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 
- 23、自轻自贱 zì qīng zì jiàn - 释义:自轻自贱 轻、贱:轻视。卑视自己;不知自重。 -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 24、自高自大 zì gāo zì dà - 释义:自高自大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 出处: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25、自鸣得意 zì míng dé yì - 释义:自鸣得意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 -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 26、问心有愧 wèn xīn yǒu kuì - 释义:问心有愧 愧:惭愧。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 -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便觉得不好。” 
- 27、面有愧色 miàn yǒu kuì sè - 释义:面有愧色 愧:惭愧。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形容有所内疚。 -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于是越王默然不悦,面有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