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特别自私的词语(形容自私狠毒的成语):不惜代价,不省人事,不知甘苦,不知痛痒,个人主义,假公济私,光明正大,刁滑奸诈,利欲熏心,口蜜腹剑,多管闲事,宽宏大量,居心叵测,居心险恶,巨奸大猾,廉洁奉公,急公好义,患得患失,暗箭中人,毫不介怀,洁身自爱,独善其身,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碧血丹心,老奸巨猾,见义勇为,见死不救,负恩忘义,赤子之心,达则兼善天下,长颈鸟喙,鬼头鬼脑,鸡肠狗肚,鸱目虎吻,鹗心鹂舌,麻木不仁,麻痹不仁,怀诈暴憎。
- 1、不惜代价 bù xī dài jià - 释义:不惜代价 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 出处:林斤澜《山深海阔》:“如若过于勉强,甚至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我一定是劝他淡薄些。” 
- 2、不省人事 bù xǐng rén shì - 释义:不省人事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 出处:《明史 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 
- 3、不知甘苦 bù zhī gān kǔ - 释义:不知甘苦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 出处: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 4、不知痛痒 bù zhī tòng yǎng - 释义:不知痛痒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同父意见亦同,常言道:‘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说正心诚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风痹病,不知痛痒之人。’” 
- 5、个人主义 gè rén zhǔ yì - 释义:个人主义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 6、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 释义:假公济私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 7、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释义:光明正大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8、刁滑奸诈 diāo huá jiān zhà - 释义:刁滑奸诈 刁钻、油滑、奸邪、诡诈。极其阴险狡猾。 
- 9、利欲熏心 lì yù xūn xīn - 释义:利欲熏心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袭。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 出处: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 10、口蜜腹剑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口蜜腹剑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11、多管闲事 duō guǎn xián shì - 释义:多管闲事 没有必要而插手管别人的事 -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四回:“你这人好生无礼。谁叫你多管闲事?” 
- 12、宽宏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释义:宽宏大量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 出处: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 13、居心叵测 jū xīn pǒ cè - 释义:居心叵测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 出处: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 14、居心险恶 jū xīn xiǎn è - 释义:居心险恶 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 
- 15、巨奸大猾 jù jiān dà huá - 释义:巨奸大猾 奸:奸诈;猾:狡猾。指阅历深而非常阴险狡猾的人 - 出处: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务于穷竟,连坐相牵,数年不绝,遂使巨奸大猾,伺隙乘间。” 
- 16、廉洁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释义:廉洁奉公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 17、急公好义 jí gōng hào yì - 释义:急公好义 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 18、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19、暗箭中人 àn jiàn zhòng rén - 释义: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 出处:宋 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 20、毫不介怀 háo bù jiè huái - 释义:毫不介怀 毫:丝毫;介:进入。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2章:“对此不惟毫不介怀,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为国效力。” 
- 21、洁身自爱 jié shēn zì ài - 释义:洁身自爱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 出处:《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 22、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 释义:独善其身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23、狼子野心 láng zǐ yě xīn - 释义:狼子野心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24、狼心狗肺 láng xīn gǒu fèi - 释义:狼心狗肺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 25、碧血丹心 bì xuè dān xīn - 释义:碧血丹心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 26、老奸巨猾 lǎo jiān jù huá - 释义:老奸巨猾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 出处:《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 27、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 释义:见义勇为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28、见死不救 jiàn sǐ bù jiù - 释义:见死不救 见到别人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去救援。 - 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 29、负恩忘义 fù ēn wàng yì - 释义:负恩忘义 见“负恩背义”。 -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 30、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 释义: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31、达则兼善天下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 - 释义:达则兼善天下 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32、长颈鸟喙 cháng jǐng niǎo huì - 释义:长颈鸟喙 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 33、鬼头鬼脑 guǐ tóu guǐ nǎo - 释义:鬼头鬼脑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 34、鸡肠狗肚 jī cháng gǒu dù - 释义:鸡肠狗肚 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 出处:《天雨花》第二回:“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容不得人,把儿媳都逼了出门。” 
- 35、鸱目虎吻 chī mù hǔ wěn - 释义:鸱目虎吻 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中》:“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 36、鹗心鹂舌 è xīn lí shé - 释义:鹗心鹂舌 鹗:鱼鹰;鹂:黄莺。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 -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72回:“这绍闻当不住鹗心鹂舌的话。” 
- 37、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 释义: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 38、麻痹不仁 má bì bù rén - 释义:麻痹不仁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 出处:明 李贽《寄答留都书》:“今但以仁体称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 39、怀诈暴憎 huái zhà bào zēng - 释义:怀诈暴憎 暴:显露。心怀欺诈,外露憎恨。形容人阴险凶恶。 - 出处: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 
